現貨白銀代理運營中心代理,壹;高返傭,個人代理75+,公司代理80+起,只要有實力,返傭模式多種,Q:863771615,請電:184-7543-7891微信同步 聯系人:陳經理,貳;省金融辦批,正規平臺。
大宗商品盡數回吐了此前“黃金十年”的牛市漲幅,上周彭博大宗商品指數一度跌至86.79美元,是1999年以來的*低水平。
大宗商品價格究竟還要跌多少?這輪熊市周期何時能夠結束?成為所有投資者心中的疑惑。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商品市場仍然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分析人士顯然認為,大宗商品這一輪下跌仍沒有結束。
自2011年全球宏觀經濟疲弱以來,大宗商品價格便開始跌跌不休。截至8月28日,CRB指數(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自2011年4月末的高點370.72點已跌至197.1點,累計跌幅超過45%。
對于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高盛研究認為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大宗商品總體供過于求;二是美元走強;三是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長疲軟。高盛在對明年下半年宏觀展望報告中表示,大宗商品將成為今年余下時間里表現*差的資產。
巴克萊銀行則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經濟轉型引發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增速大幅放緩,是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驅動因素之一,另外兩個驅動因素是產能過剩和美元的長期升值趨勢。
中國是世界上*大的能源消費國、生產國和進口國。過去一年,中國的能源消費占到了全球消費量的23%,消費增長量則占到了全球凈增長的61%。而中國的能源強度,即每單位產出所需的能源量,下降了4.5%,為2008年以來的*大降幅。據巴克萊銀行的研究,過去五年中,中國對石油、銅和鋁需求的平均增速為6%、9%和13%。巴克萊預計未來五年內將分別跌至3%、2.4%和2.5%。
近日公布的8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47.1,較7月終值47.8下降0.7個百分點,已連續6個月低于50.0的臨界值,創2009年3月以來*低值。業內人士分析,這一數據顯示第三季度中國制造業運行進一步放緩,預覽值的下滑也再次給近期實體經濟增速帶來不確定性。
大宗商品價格*終取決于供需關系。如巴克萊所言,大多數商品都面臨巨大的產能過剩,生產商去產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鋼鐵產業來說,瑞銀表示,中國并不是唯一產能過剩的國家,目前全球鋼鐵剩余產能達5.53億公噸。
而自去年下半年來,美元開啟了一輪升值趨勢,今年年內*高探至100.42,較7月初的79.795上漲約25.84%。美元和大宗商品的關系“蹺蹺板”游戲再次上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