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劉經理17768309227
8月以來,我市連日發布高溫預警。盛夏時節,正是一年中*熱的時候,空調成為了家家戶戶的必需品。空調給人們帶來舒爽的同時,也帶來一種“疾病”。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因空氣不流通,環境得不到改善,會出現鼻塞、頭昏、打噴嚏、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等癥狀,還會出現一些皮膚過敏的癥狀,如皮膚發緊發干、易過敏、皮膚變差等等。這類現象在現代醫學上稱之為“空調綜合癥”或“空調病”。我們該如何預防“空調病”呢?對此,記者采訪了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主任中醫師曹春梅。
空調何以致病?
“空調病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也叫做“空調綜合癥”。這種病的癥狀表現有頭暈、頭痛、面部神經痛、胸悶、腰肢疼痛無力、全身發冷以及細菌性感染導致的呼吸道疾病和感冒等。”曹春梅解釋道。
根據資料顯示,在空調環境中,因只有少量的新鮮空氣能進入室內,室內的氧氣含量便會不斷減少,而廢氣濃度則在不斷增加,由此導致空氣質量越來越差,供氧不足外加人體的免疫力下降,各種細菌病毒就會在此時乘虛而入,引起各種不適或疾病。曹春梅說:“從溫度較高的室外一下進入空調房內,一冷一熱容易造成人的血管急劇收縮,汗腺會停止分泌,這時就很容易患上空調病。”
吹空調也要養成正確習慣
對于如何預防“空調病”以及夏季正確使用空調,曹春梅給出了相關建議。空調的溫度不能開太低,一般人體*舒適的溫度在26攝氏度;經常出入空調房間,一定要給身體一個溫度適應過程。例如,市民帶汗進入空調房時應把汗水擦干,*能換掉汗濕的衣物。
據了解,對患有頸椎病、腰椎病和膝關節疼痛的患者更要避免直接吹空調,可適當增添衣服,以免因直吹空調受寒引起頸痛、腰痛等不適。如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里,一定要經常開窗通風,確保室內外空氣流通。在空調環境下,醫生建議封閉時間不要超過4小時。
同時,市民使用空調時,可裝一盆水放在室內或者把不滴水的濕毛巾掛在室內,保持室內濕度,在臥室也可用空氣加濕器保持房間內的濕度。另外,還可以適當運動,因為運動有利于人體排汗,促進新陳代謝,有助于增強免疫力,長時間坐辦公室吹空調的人群要間歇起來活動一下,改善血液循環。
此外,對于特殊人群,如孕婦、老人和小朋友,要注意調節好室內空調目標溫度,室內外溫差以3-5攝氏度為宜,避免溫差過大導致感冒;對于怕寒的老年人,則不建議使用空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