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利潤超過電影票,食品成為了電影院的主要收入,影院衍生品也是影院的重要收入來源。結合電影文化產品可和食品結合創造更大的收益。
如果說美國的觀眾沒有爆米花看不了電影的話,那么中國的觀眾則恰恰相反,只有看電影時才想起吃爆米花。據美國放映協會提供的官方數據顯示,美國影院的年度純收入中,食品收入占據40%。而南都記者從萬達、大地、金逸等多家大規模院線公司內部調查了解獲悉,在中國,食品收入占據影院營收比重大概為10%-15%。15%的營收貢獻率看上去并不高,但“若從利潤指標來看,食品售賣可以給電影院貢獻30%-40%的利潤。更直接地說,爆米花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利潤率要比電影票高得多。”香港廣雅傳播公司負責人、資深影評人列孚對南都記者透露,電影大國的衡量標準并不只是電影產量和票房數據,電影院的數量和總體經營狀況也是關鍵指標。
于是,幾乎在任何一個電影院,你都能在購票窗口聽到一句,“需要爆米花嗎?”
食品收入占比10%-15%
近日,萬達院線官網透露的一則消息讓“小伙伴們都驚呆了”:萬達院線2013年票房收入31.6億,僅爆米花就賣了3.9億元,占賣品總收入72%,居全國院線榜首。
事實上,在萬達院線總經理葉寧的眼中,電影院連鎖與麥當勞一樣,是個連鎖零售行業,只不過銷售的產品不同,電影院販賣的是文化產品。基于此邏輯,萬達院線以“標配設施”的運作手段將小賣部和影院完美地“嫁接”起來。
“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雖然萬達影院大多入駐在萬達購物中心之中,但與影院同樓層的商家,絕不可能是麥當勞、肯德基,也不會有沃爾瑪商超身影出現。”萬達院線一位內部高管陳偉(化名)告訴南都記者,萬達強調給電影消費者帶來的不僅僅是影片自身內容的觀感,同時還是影院環境、電影文化等全方位的享受。賣品部一般提供美國口味的爆米花和吉拿棒,墨西哥玉米脆片,哈根達斯冰淇淋及各類飲品、小食品。“如此精心安排的原因很簡單,食品已成為影院的主要收入及利潤指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