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17768571王經理近年來,不少地區建立了電鍍集中工業區,將過去零散的電鍍企業集中在一個區域內,實行電鍍生產的合理分工與協作,同時,對產生的廢水、廢渣和廢鍍液進行統一收集,集中處理與處置。許多電鍍企業從實際出發,積極推行電鍍清潔生產,開發和推廣低濃度、低污染的電鍍工藝、逆流清洗工藝,發展電鍍槽(廢)液的凈化與回收技術,消除和減少污染。不少企業還結合企業自身條件和發展規劃,制定電鍍污染物的排放指標、鍍件漂洗用水定額、漂洗水水質標準等規定和相應的技術措施,并納入企業的生產計劃管理,建立污染治理檔案,定期檢查與考核,以控制電鍍“三廢”對環境的污染。因此,本標準的制訂是促進電鍍行業技術升級與自身發展的需要。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需要當前,黨中央和國務院對環境保護工作十分重視,并將節能減排作為“十一五”國民經濟發展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和約束性考核指標。特別是近幾年相繼發生的松花江、太湖、巢湖水污染事件,造成哈爾濱、無錫等城市飲水困難多次提出要加強和盡快完善環境保護標準工作,提高環保的準入門檻,要對新建建設項目和敏感地區執行最嚴格的標準。要提高重點流域水污染物的國家排放標準。國務院近期頒布的《全國主體功能區域規劃》,提出了針對不同功能的區域,采取不同的管理政策的要求目前,不論是貫徹中央和國務院領導的指示要求,還是開展節能減排的工作,以及建設項目和規劃環評,都對標準工作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而原有的標準現狀遠遠不能適應這種形勢和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