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繼續保持著高速奔跑的態勢,伴隨其的電影市場廣告業務收入預計將會達到33.5億元。現有電影市場廣告業務共有三大類型,分別為影院映前廣告、電影貼片廣告和電影植入廣告。三者的區別,從表面上觀察,在于其廣告投放的位置,及其播放順序的不同。深入到媒體使用及投放策略上分析,影院映前廣告更關注于針對電影市場檔期化的投放策略,電影貼片廣告與電影植入廣告更關注于選擇特定影片的內容結合上。
相比而言,影院映前廣告的投放終端為電影院,不會受到單部影片票房收益高低影響,而在于針對電影市場檔期的選擇與投資上,且會隨著觀影人群規模與觀影頻次的不斷突增,投放價值日益提高。貼片廣告和植入廣告的終端則為電影本身,其需要與投放的電影綁定,若計劃檔期出現問題,則很容易導致廣告商需要不停的等待,而且當電影票房出現問題時,則會導致廣告價值大大降低。相較于傳統的電視媒體,以電影院為終端的映前廣告在視覺沖擊力、廣告記憶度和品牌體驗度方面均是其6倍之多。因此可見,影院映前廣告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由于受到電影市場的利好影響,2015年中國影院映前廣告收入的規模預計將會達到16億元,增長率將會達到33%。從前幾年的影院映前廣告收入發展趨勢亦能看出,2011年為映前廣告市場爆發年,之后兩年增長率有所下降,其原因主要是影院投資建設的熱潮已經逐步趨于理性,銀幕數量增長率趨緩,限定了影院映前市場規模的粗放型擴展。在此階段,各影院映前廣告運營商亦努力挖掘市場潛力,嘗試向精耕細作方向變革,以進一步提高影院映前廣告的市場規模。
影院映前廣告投放成本穩中有升,但投放價值飆升
中國影院映前廣告市場規模之所以取得如此快速的發展,主要原因在于影院映前廣告投放成本基本保持穩定,但廣告投放價值卻在不斷提高,如此廣告投放的單位成本所產生價值就獲得了放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