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體無毛。根粗壯,莖基密生褐色纖維狀的葉柄殘基。莖單生,2歧分枝。基生葉三角狀卵形,長7~19厘米,2~3回羽狀分裂,最終裂片條形至披針形,全緣;葉柄長2~6.5厘米;頂生葉簡化,具擴展葉鞘。復傘形花序,頂生;傘梗5~9,不等長;總苞片缺如;小傘形花序有花4~9朵,小總苞片4~5,披針形;萼齒短三角形,較顯著;花瓣5,白色,倒卵形,凹頭,向內卷;子房下位,2室,花柱2,花柱基部圓錐形。雙懸果卵形,幼嫩時具疣狀突起,成熟時裂開成2分果,懸掛在二果柄的頂端,分果有棱;ㄆ8~9月;果期9~10月。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肺、脾、肝、膀胱經;氣香升散;具有祛風解表,除濕止痛,疏肝解痙,殺蟲止癢的功效;主治外感風寒,頭痛項強,目眩昏澀,風寒濕痹,骨節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破傷中風,麻疹難透,風疹瘙癢,瘡瘍初起。
用于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身痛。以及感冒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癥。
防風解表以祛風為長,既能散風寒,又能發散風熱,與荊芥作用相仿,故兩藥往往配合應用。
用于風濕痹痛。
用于破傷風、牙關緊閉、角gong反張
防風治破傷風,有祛風止痙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藥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止血、止瀉作用,如用于腹痛泄瀉,常配合白芍、白術、陳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