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恒輝新能源一直認為“土生萬物,萬物歸土”,土壤是我們人類生存的根本,很多人將土壤比作母親,可見土壤對我們的重要性。然而,隨著科技的發達,人類文明的進步,各種污染的出現,我們這片生活的土地已是滿目瘡痍。
拿我們的耕地來說,化肥的出現為我們的作物增產立下了“汗馬功勞”,但近些年來為了追求產量,盲目、過量的化肥投入,忽略了有機肥的使用,導致增加了投入成本,卻沒有使產量增加,反而給土壤造成嚴重的損害,包括有機質偏低,土壤酸化、次生鹽漬化、土壤板結等土壤退化現象,土壤的肥力嚴重不足。那么問題來了,出現這些問題我們怎么去解決,作為一個農資從業者,我們應該了解應對措施,大致方案有四種,一是合理使用化學肥料,二是加大有機肥投入量,三是補充有益菌(微生物菌劑),四是適當使用土壤調理劑。第一條合理施肥話題太大,就不在文章里做分析了,下面來說一下后三種的使用和存在的問題。
遼寧恒輝新能源研究發現土壤有機質一旦缺乏,土壤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必將失衡,微生物促進土壤有機質、營養元素的分解和轉化,有機質為微生物提供營養和適宜生存的環境,兩者的關系可以用“唇亡齒寒”來形容。據我了解,大多數種植戶都知道使用有機肥的好處,用他們的話說“用有機肥,地更有勁”,既然有機肥這么重要,那種植者為什么不用,或是投入不足呢?我認為主要有三點:
1、一部分種植者對有機肥的認知程度不夠,不了解有機肥對土壤肥力的重要性;
2、以傳統土雜肥、禽畜糞便為代表的有機肥,原料采集不是很方便,種植戶很難發酵腐熟好,而且制作比較麻煩,現代人的惰性都比較大,也自然是懶得去用;
3、商品化的有機肥的出現極大的方便了種植戶,但是缺點是使用成本過高,性價比不合理,種植戶投入的那點數量遠遠滿足不了實際需求。
遼寧恒輝新能源小編認為對于有機肥最合理的方式是近距離的工廠化堆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秸稈還田和當地有機肥資源(如禽畜糞便、各種農業廢棄物下腳料等等),進行工廠化腐熟處理,盡可能的降低成本,從而加大有機肥的投入,連年使用對土壤肥力的恢復起到關鍵的作用。當然,這需要政府去做引導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