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作 原 理
1. 氧氣制造:
制氧設備是以空氣為原料,以電為動力在比較低的壓力下通過分子篩的變壓吸附原理來分離空氣中的氧氣,使之達到醫用氧氣的標準.制氧機的主要部件有壓縮機和分子篩和控制閥。壓縮機是為系統提供動力的,它把空氣壓縮,并通過控
制閥送入分子篩。分子篩是一個有沸石填充的吸附塔,它可以吸附空氣中的氮氣,讓氧氣通過。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吸附,其吸附能力變弱,這時候必須有一個排氮的過程,即降低整個分子篩塔的壓力。所以一般制氧機內至少有兩個分子篩
塔交替工作,一個制氧,一個排出氮氣。控制閥就是用來控制分子篩的狀態的,是制氧還是排氮,氧氣產生后通過儲氧罐和限壓閥進入濕化杯,氧氣在這里經過水的濕化后,通過終端輸出。
2. 臭 氧:
①設備主機內設有臭氧發生器。臭氧發生器與儲氧罐的輸出口相連。高濃度的氧氣在輸送過程中,與臭氧發生器相結合,產生不含有氮化物的臭氧。臭氧發生器定時工作,定量釋放。本系統設置釋放的標準為2分鐘(2克)/8小時。
②考慮到部分人群對臭氧味道的敏感,也可以選配帶有臭氧發生器的出氧端口,自主選擇臭氧釋放的時間。該方式形成的臭氧同樣不含有氮化物。
3. 抽取室內氣體:
室內設有吸氣口,通過管路與主機內壓縮機相連,利用壓縮機產生的吸力,抽取室內氣體,*大吸氣量可達33立方米/小時。配置方法有兩種:
①單壓縮機(標準配置):室內氣體經吸氣口到達主機,通過多層過濾后進入壓縮機---分子篩,再由分子篩進行氣體分離后注入室內。*大的優點在于可以有效的節約空調能源。
②雙壓縮機:室內氣體經吸氣口到達主機,由一個壓縮機負責采集自然空氣,并提供壓力。另一個壓縮機負責抽取室內氣體,并直接排放于室外。吸氣量較大,適用于較大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