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189)漢靈帝死,漢少帝劉辯繼位,外戚何進輔政。何進與貴族官僚袁紹合謀誅殺宦官,不顧朝臣反對 私召涼州軍閥董卓率西涼軍入京。后因謀泄,何進被宦官張讓等所殺。袁紹帶兵入宮,殺盡宦官,控制朝廷。隨后董卓率軍進入洛陽,并領何進所屬部曲,又使呂布殺執金吾丁原,并吞其眾,自己還誅殺大臣。由此勢力大盛,得以據兵擅政。他廢黜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并自任太尉領前將軍事,更封為郿侯,進位相國。又逼走袁紹等人,獨攬軍政大權。董卓放縱士兵在洛陽城中大肆剽虜資物,淫掠婦女,以致人心恐慌,內外官僚朝不保夕。
189年是個非同尋常的年份。這一年,東漢王朝的政權把持者-大將軍何進聽從袁紹建議謀誅宦官,召包括董卓在內四方兵入京城,結果外兵未至而何進被宦官所殺,而后以袁紹為代表的士人用武力屠殺了全部宦官,京城洛陽亂作一團,董卓趁虛而入,用武力控制了朝政,關東士人不滿董卓的殘暴統治,于當年12月舉兵討董卓,揭開了東漢末年群雄并起的局面。
華光普先生在《中國古錢大集》中對董卓五銖的命名提出異議:“正、背均無文,形制亦脫離五銖規范,何來五銖之稱?是之欠妥也”。
五銖錢是普通而易見的古錢,如果不是形制特殊,往往是賣不上價的,雖然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但是因為存世量大,所以據數據顯示的收藏市場價格也僅值幾元錢。但假若是在刻版與鑄造時發生誤差而造成的傳形、疊字的五銖錢,反而能賣上好價錢。
皮幣的原料是用皇家上林苑中養的白鹿的皮,長寬各一尺,上面有彩色的繪圖。小小一塊畫了圖的鹿皮,竟然作錢四十萬,在當時是無論如何行不通的。不過,正因為它的幣材與幣面的價值相差懸殊,因而可以說是中國紙幣的最早嘗試。
去年11月10日訊,五銖錢始于西漢,屬于記重錢,是我國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也奠定了我國古代貨幣圓幣方孔的傳統,可以稱之為銅錢之祖。“銖”是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銖為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五銖錢則表示重量五銖,其外圓內方的性質象征著天地乾坤,在歷史上流通七百余年,也是我國鑄造數量最多的貨幣,目前在市場上價值不菲,據專家介紹一枚北魏“太和五銖”價值達到了44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