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十七年(1678)三月初,吳三桂在湖南衡陽稱帝,國號大周,改元昭武,為維持人心,鑄“昭武通寶”。此錢仿明代錢幣舊制,其版式有小平和折十型。小平楷書錢較多,常光背,也有背“工”者;小平篆書則較少;折十是篆書大錢,背“壹分”,篆文古拙。但吳三桂在這年八月死了,故此幣流通時間不長,流通領域不廣。“昭武通寶”是在湖南衡陽鑄造發行的唯一古錢幣。
昭武通寶,武三桂昭武元年鑄。分小平、折十兩種,面文楷、篆二體直讀,小平錢徑2.4厘米,重約3.7克,楷書背或可見“工”字者,余皆光背,折十錢徑3.5厘米,重約10.5克。背篆書壹分,折銀一分行用。此錢書體優美,制作精良,市面罕見。
昭武通寶_近幾年成交記錄: 咨詢微信/電話:18813750469
三藩昭武通寶篆書小平背穿上---成交價:RMB1,511,500---成交日期:2016-05-27
南宋至明代古錢一組二十七枚---成交價:RMB10,304---成交日期:2014-03-04
枚清初吳三桂鑄“昭武通寶”---成交價:RMB1,464,000---成交日期:2016-03-15
清清初昭武通寶背壹分篆書折---成交價:RMB1,330,000---成交日期:2015-04-19
清清初昭武通寶背壹分篆書折---成交價:RMB1,330,000---成交日期:2015-04-19
我所見前輩收藏的壹分是昭武錢中的近似當十大錢,當為“大昭武”。當時,折銀壹分行用。不久,“大周”被清軍所滅。清嚴禁吳三桂鑄的“昭武通寶”錢流通,下令一律收繳,后悉行銷毀,因而絕大多數被付之一炬。至今這種昭武橫壹分大錢更為少見。
“昭武通寶”錢雖然流通地域較小,流通時間很短,但可以證明吳三桂其人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對歷史走向有著重要影響的一個人物。他先護明、抗清,后叛明、擁清及著力農民起義軍,再叛清、復明,后自立稱帝。“昭武通寶”錢就是反映吳三桂一生翻來覆去歷史的重要證物之一。由此看來,前輩收藏的“昭武通寶”錢具有一定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