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歷通寶是南明桂王政權的鑄幣。《三藩紀事本末》對此有較為明確的記載:“永明王神宗孫,避于梧州,于丙戌改元‘永歷’,其錢有大小4種。”這時的中國正處于明末農民戰爭之中。和興朝通寶一樣,是亂世的產物。永歷通寶是南明政府的鑄幣鑄行量大,鑄行時間長,開創了一派自己的風格——“滇派”,其影響十分深遠。“滇派”錢幣與眾不同,錢文多出自匠人之手,因此字體古拙樸素;內郭、外郭都較其他錢幣為寬,錢好打磨不甚精整;用材單一,多為銅幣;鑄工較粗糙,但錢體分量十足。這種風格對后世吳三桂的“利用”、“昭武”及其孫吳世璠的“洪化”諸錢都有較為明顯的影響。而直到清朝咸豐、同治朝,滇黔兩省所鑄大錢亦隱約可見其蹤影。
永歷通寶面紋的文字差異就有數種:有所謂“二水永歷”(“永”字寫成上“二”下“水”)者;“三角通”(“通”字上的橫折點寫成一倒三角形)者;“雙禾一目”(繁體“歷”字內寫成上為雙“禾”字,下為一“目”字,而正確寫法應為上“林”下“日”)者,還有“雙禾一日”等。
永歷通寶近幾年部分成交記錄:
明代“永歷通寶”背一分十二--成交價:RMB1,118,960---成交日期:2015-11-16
南明·“永歷通寶”背“道”--成交價:RMB11,500---成交日期:2014-11-20
南明·“永歷通寶”背“道”--成交價:RMB1,111,500---成交日期:2014-11-20
明代“洪武通寶”、“大中通--成交價:RMB1,113,808---成交日期:2015-05-08
明永歷通寶折二一枚---------成交價:RMB1,634,620---成交日期:2015-11-05
明代“永歷通寶”背一分十二--成交價:RMB8,960---成交日期:2015-11-16
南宋至明代古錢一組二十七枚--成交價:RMB10,304---成交日期:2014-05-23
明代“永歷通寶”背一分十二--成交價:RMB1,960,000---成交日期:2015-11-16
明代“洪武通寶”、“大中通--成交價:RMB1,808,000---成交日期:2014-05-08
明末臺灣鄭成功鑄永歷通寶行--成交價:RMB1,113,850---成交日期:2014-11-06
所謂南明者,蓋指崇禎皇帝自縊于煤山,清兵入關進京后,南方先后成立的數個明代小朝廷,此即史稱南明也。它們分別是馬士英在鳳陽擁立的福王(朱由崧);黃道周等在福州擁立的唐王(朱聿鍵);張煌言等擁魯王(朱以海):以丁魁楚、瞿式耜擁立永明王(朱由榔)于廣東肇慶。其中以朱由榔的永歷政權存在久,影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