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影響換熱器換熱效果的原因主要與換熱器本身結構、冷熱媒體的流動狀態、換熱管直徑、換熱管壁厚、換熱器的結垢系數等有關,下面列舉各個換熱器的兩個主要數據來作比較:
 
對比項目
類型 管壁厚(mm) 流速(m/s)
螺旋纏繞換熱器 0.7 5.5
普通板式換熱器 0.8~1.2 0.3~0.6
傳統列管換熱器 2.0~2.5 0.5~2
螺旋板換熱器 2~4 2
 
說明1:介質的流速對換熱管壁滯留層厚度有一定的影響
螺旋纏繞換熱管壁殼層流速是其他換熱器的2~11倍,邊界層厚度是其他換熱器邊界層厚度的3/10~7/10,大大提高了總導熱速率。
 
說明2:傳熱界面的導熱系數與傳熱界面的壁厚成反比
通常情況下,管直徑的厚度每減小0.1mm,換熱器的總傳熱系數就會增加500~600W/㎡.K,因此,在同等材質及工況條件下,納遠螺旋纏繞管換熱器的換熱管壁導熱系數是其他傳統換熱器的1.3~7倍。
 
總結:由于螺旋纏繞換熱器的管長是殼程的3~4倍,因此單位體積內,納遠螺旋纏繞換熱器的換熱面積能實現*大化,通常是傳統換熱器的3~7倍,再加上管壁薄,流速高,冷熱媒體都能充分地與管壁碰撞,接觸,冷熱媒體全部參與換熱,并且沒有死角,綜上所述,螺旋纏繞換熱器的換熱能力可以達到傳統換熱器的5倍左右。與進口換熱器相當。
熱交換器日常維護
1.1日常檢查
日常檢查能及時發現設備存在的問題和隱患,采取正確的預防和處理措施,避免設備事故發生。
日常檢查內容包括:設備是否存在泄漏;保溫或保冷是否良好;無保溫或保冷的設備局部有無明顯的變形;觀察現場儀表顯示的溫度、流量、壓力等參數是否正常;設備是否超溫或超壓等。進行日常檢查的同時做好現場的運行日志記錄。
1.2運行過程中注意以下參數的變化
1.2.1溫度
熱交換器進出口溫度的變化直接反映熱交換器換熱能力的變化,當傳熱能力低到不能滿足工藝要求時,則應進行清洗提高換熱能力,滿足和維持工藝運行的需要。用水做冷卻介質時,控制好水溫,可降低結垢率。
1.2.2壓力
通過壓力差可判斷熱交換器是否結垢,是否存在堵塞引起的節流以及泄漏。
在工藝操作中,若發現壓力驟變,無論升高、降低,除應檢查熱交換器本身外,還應檢查系統內其他管道、法蘭以及輸送流體介質的機械,從其它因素對系統的影響考慮,盡快查處驟變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