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防護網施工工序
1 預先對坡面防護區域的浮土、浮石進行清除,從防護區域下沿中部開始向上和兩側放線測量確定錨桿孔位,從而提高表層巖體的穩定性,以防止崩塌落石的發生。
2 打鋼絲繩錨桿孔,坡體邊沿孔深達到3m,平均坡體中部孔深達到2m。鋼絲繩錨桿由?16鋼絲繩中部對折套穿馬蹄形環套組成。
3 構架支撐繩結構,采用?12的縱向鋼絲繩和?16橫向鋼絲繩組成5.5m×5.5m正方形模式的支撐繩結構與錨桿相聯結。
4 構架格柵網和鋼繩網,在支撐繩構成的每個5.5m×5.5m網格內鋪設一張4m×4m的DO/08/300(?8mm、網孔間距300mm)型鋼繩網,并在兩個網格內并排鋪設兩張SO/50/2.2格柵網(網孔間距50mm)。
5 縫合與張拉,在每張鋼繩網與四周支撐繩間用?8鋼繩縫合聯結,并進行張拉,使柔性防護系統對坡面施以一定的預緊壓力。
6 安裝后的縱橫向直徑?16支撐繩,張拉緊后(用拉緊力不小于5KN的緊線器或手動葫蘆)兩端各用兩個繩卡與錨桿外露環套固定連接。
各階段施工流程及工藝
該工程施工工序由清理危巖、鉆孔、灌注、安裝縱橫向支撐繩、張拉、掛網、縫合等工序組成,其中鉆孔為關鍵工程項目。
設置危巖攔截網:在施工坡面的路面兩側距施工地點30m處設置施工標志及減速帶,危巖攔截網采用長6m、高2.5m的鋼管布置,并在鋼管內布置鋼絲攔截網。
坡頂鉆孔:為充分保證施工人員的人身及設備安全,需在坡頂上部及坡體中上部設置安全繩錨桿(采用?28鋼筋錨桿、孔深1.5m),其間隔距離為5m,安全繩束縛于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