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來到。一年一度的“植樹節”也如約而至。每到植樹節,從政府機關到普通百姓都踴躍參與植樹,但是也有市民有疑問:年年義務植樹,成活率究竟有多少?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植樹是好事,筆者舉雙手贊成。不過,筆者注意到,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白巖松曾表示,他參加過多次植樹節活動,他更關心那些樹活了沒有。為此,安徽園林綠化公司好養護園藝專家在此提醒,全民植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種下的樹養活護好。
1979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的決議,到現在已經37年之久。特別是近幾年,生態文明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義務植樹活動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在全國已經蔚然成風。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國參加義務植樹人數累計144.3億人次,植樹665.2億株。據報道,僅濟南國家森林城市建設五年來,全市參加義務植樹活動1500余萬人次,植樹6500余萬株。不過,義務植樹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每到植樹節有些單位或個人讓義務植樹成了走形式、搞運動,“年年種樹年年荒,年年種在老地方”的情況屢見不鮮。
其實植樹講究三分種、七分養。但現在不少市民存在一個誤區,重在參與,卻沒有搞清楚正確植樹的方式,也很少有人回頭去養護樹木,這也導致了植樹節種的樹木存活率不高。“植樹節”的意義不僅是栽了多少樹,而是植樹增綠改善我們日益惡劣的生態環境。而要想得到*大的生態保護效應,植樹節就不僅僅是把一棵樹種下去就完事,更重要的是負責這棵樹的成活。
筆者認為,參與植樹保護環境的方式有很多種,不單是揮動鋤頭,澆澆水鋤鋤草“回頭看”更為重要,讓養護樹木成過植樹節新方式,增強愛綠、護綠、管綠、守綠的意識。
園林植物綠化養護就找好養護,一家專業的綠化養護公司,聯系電話4008071118 可來電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