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慈互助這種新生網絡互助保障模式成為繼網絡理財投資之后,街頭巷尾人們新晉熱議的話題。
相較于傳統保險公司所推出一年期的預交保費模式,國慈互助不需要如此巨大的前期投入,卻可以獲得相應的服務與保障,讓人性關懷真正回歸。
國慈互助的項目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網絡互助這種方式是目前傳統保險很難達到的,也是國慈互助顛覆原有保險模式的核心運營方式。一般而言,傳統商業保險都會預先一次性收取幾千元上萬的保費,才能真正履行保險義務。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首先他們不了解高昂保費的實際用途,其次在有權限使用保險資金時,他們仍面臨眾多障礙。尤其是在合約規定期限結束之后,消費者沒有任何意外和重大疾病情況發生,但保費一去不復返,此時此刻的消費者除了花錢買心理安慰,再無任何所求,而來年是不是還要再一次申請投保,或壓上自己一年的運氣?又成為消費者糾結的主要原因所在。于是,在更多消費者眼里,本該是以人文關懷為主要因素的保險行業,已然成為了商業盈利為主的投機行為,缺乏人文關懷。這同樣是為何目前國內大多數中低層收入者沒有為自己購買商業保險的主因,并不是對保險本身缺乏信任,而是對這種商業運作模式失去了信心。
針對市場上這種消費保險的經營模式,國慈互助作為與時代接軌,適應互聯網模式下的共享經濟模式,推出了國慈互助平臺。消費者只需交納9元的超低入會門檻,就可以直接加入國慈互助的保障體系,參與到聯盟之中。如果其中某一位聯盟成員出現了保障范圍內的重大疾病,在經過第三方評估公司進行公開評估,確認事件真實性后,國慈互助將會通過官網、微信、短信等方式向全體成員發布互助公告,通知全員扣款事宜。從每位會員賬戶統一劃走均攤金額(每次*高3元),籌集30萬元互助金。互助金將由國慈互助委托的第三方監管銀行直接打入互助金申請人個人賬戶。而此時,國慈互助同時會再度發布公告,將事件整理成詳細案例進行發布。
項目負責人對記者說,這種網絡互助運營模式的好處在于,不僅大幅度降低了保障門檻,所有成員*多只需每人每次捐獻3元錢,讓保障回到人文關懷的初衷。同時,過程公開透明,聯盟會員可以隨時知道錢的去向,跟蹤整個救助過程。3元就能為遇到困難家庭提供30萬的保障,也可以在自己遇到困難時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全體成員都能感受到集體的強大及人文關懷的溫暖。相較于以盈利為目的的傳統保險運營模式,網絡互助摒棄掉了商業運營的銅臭,讓救命錢真正成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