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華社:引導金融活水更好地澆灌實體經濟。新華社發文稱,要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以合格機構投資者和場外市場為主發展債券市場,形成包括場外、場內市場的分層有序、品種齊全、功能互補、規則統一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評:引導金融活水更好地澆灌實體經濟*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發行新股,新股發行每周10家的節奏不會改變。此外,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值得期待。
2、一帶一路峰會臨近 監管層出手護航大盤。知情人士稱,監管機構透過滬深交易所要求券商在一帶一路峰會期間,管理好客戶的交易行為。要求證券公司提醒所屬活躍投資者、大資金量投資者和監控名單內的投資者,在5月8日至16日期間,一些對市場有影響的操作會受到更為嚴格的監管。國家隊資金亦準備好在必要時入市保持股市穩定。評:這是官方的維穩的信號,監管層更愿意見到資本市場的穩定。本周A股或將維持窄幅震蕩的走勢。
3、保監會排查險資運用 重點關注重大股票股權投資。保監會發文稱,嚴格落實監管政策和規范投資行為。重點關注重大股票股權投資、另類及金融產品投資、不動產投資和境外投資等業務領域;重點梳理合規風險、監管套利、利益輸送、資產質量、資產負債錯配等風險點;重點檢查利用金融產品嵌套和金融通道業務開展投資。評:險資運用排查的重點仍是股票股權類投資,一部分保險公司股票投資比例過高,資金運用失當,導致資產負債錯配,償付能力下降,這些風險必須處理掉。
4、控股股東出手 上市公司“增持潮”來襲。9日晚間,復星醫藥、荃銀高科、豐華股份、青松股份等至少9家公司發布公告稱增持,再加上周的雅百特、必康股份、許繼電氣、等發布的增持公告。A股上市公司增持潮正在來襲。評:作為A股市場的重要主體,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動作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風向。增持潮的出現,一般會被認為是市場將企穩的體現。
5、監管層劍指券商資管資金池 集合資管產品暫緩備案。針對監管部門要求全面清理資金池產品的傳聞,記者獲悉,監管層雖未對集合資管計劃產品提出清理要求,但是新的集合資管產品備案需要暫緩。評:雖然監管層表示不會清理集合資金池業務,但是這也僅限于存量業務。但對于資管產品增量顯得很謹慎。
二,盤面總結
昨天大盤的亮點在于:銀行股領漲!那么指數反彈在即!大部分銀行個股在技術形態上均出現下跌(或震蕩整理)之后的長陽拉漲走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