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植保所穆娟微教授的水稻旱育秧技術,榮獲農業部2015年主推技術之一;其中藻類活性細胞生物肥在水稻旱育秧技術中的應用也成為一大亮點。
水稻旱育栽培技術采用旱地育秧方法,秧苗較耐寒抗病,比濕潤育秧可提早5~20天播種,秧本比高。通過擴大苗床面積,培肥床土,稀播減少播種量,擴大秧苗生長空間,增大秧齡彈性,培育根系發達、低位多蘗矮壯秧,有助于物質積累和鍛煉秧苗對高低溫變化的適應性,提高秧苗素質。秧苗移栽后緩苗期短,分蘗發生藻,分蘗增多,增加穗數,而且分蘗節位低,有利于形成大穗,從而提高產量。
旱育栽培技術與傳統濕潤育秧技術比較,具有秧苗抗逆性強,素質好等特點,單株白根多,分蘗期根總量增加,分蘗成穗率提高,從而提高產量,一般每畝增產稻谷30~50千克,省工省本效果顯著,畝增收100元左右。
穆娟微教授針對地福來藻類活性細胞生物肥在水稻旱育秧技術中的應用,做了詳細的實驗報告。
穆教授在報告中提出育苗過程中根系發達是壯秧*重要的指標,藻類活性細胞生物肥可提高須根數目。
地福來藻類活性細胞生物肥在水稻旱育秧過程中的使用時期及用量:1葉至2葉1心期,用敵克松2.5克/平方米稀釋1000倍液噴秧苗防立枯病;1.5葉期25個秧盤噴施藻類活性細胞生物肥200ml,壯秧促生根;2.5~2.8葉期追“斷奶肥”,用1%尿素和0.3%硫酸鉀混合噴施,并清水洗苗。4~8葉期視苗長勢追肥2~3次,每次用尿素10~20克/平方米,加沼液2千克對水潑施,并清水洗苗。
北京地福來藻類活性細胞生物肥利用地球上*古老的原核生物藍藻高效固氮功能與真核生物綠藻高能營養光合功能,通過高科技手段將固氮藍藻和光合營養綠藻兩個細胞組成復合體,固氮和光合功能協同增效,其影響功能得到全面提高。
地福來細胞肥不僅能夠為各類作物提供有機氮肥和高效光合產物,在減少氮肥使用、降低成本、增產增收、促根壯苗、有效提高作物的抗病、抗性、提高農產品品質等方面有顯著效果,而且能夠改良土壤、降解化肥農藥殘留,其施用便捷、適用廣泛,產品有機生態、生產過程環保節能,從根本上保證農產品無毒、無害、無污染。
咨詢電話:15611698595
QQ:2132854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