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描述-Production Description: 馬鈴薯(學名:Solanum tuberosum L.),屬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稻谷和玉米。馬鈴薯又稱地蛋、土豆 、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塊莖。與小麥、稻谷、玉米、高粱并成為世界五大作物
馬鈴薯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史*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安第斯山脈海拔3800米之上的的的喀喀湖區可能是*早栽培馬鈴薯的地方。在距今大約7000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東部遷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脈,在的的喀喀湖區附近安營扎寨,以狩獵和采集為生,是他們*早發現并食用了野生的馬鈴薯。
*重要的馬鈴薯栽培種是四倍體種。四倍體栽培種馬鈴薯向世界各地傳播,*初是于1570年從南美的哥倫比亞將短日照類型引入歐洲的西班牙,經人工選擇,成為長日照類型。
十六世紀中期,馬鈴薯被一個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那時人們總是欣賞它的花朵美麗,把它當作裝飾品
1586年英國人在加勒比海擊敗西班牙人,從南美搜集煙草等植物種子,把馬鈴薯帶到英國,英國的氣候適合 馬鈴薯的生長,比其他谷物產量高且易于管理。后來一位法國農學家——安·奧巴曼奇在長期觀察和親身實踐中,發現馬鈴薯不僅能吃,還可以做面包等。從此,法國農民便開始大面積種植馬鈴薯。
1650年馬鈴薯已經成為愛爾蘭的主要糧食作物,并開始在歐洲普及。
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并且已經傳播到中國,由于馬鈴薯非常適合在原來糧食產量極低,只能生長莜麥(裸燕麥)的高寒地區生長,很快在內蒙、河北、山西、陜西北部普及,馬鈴薯和玉米、番薯等從美洲傳入的高產作物成為貧苦階層的主要食品,對維持中國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馬鈴薯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食品,我們通常會將馬鈴薯烹飪加工成各式各樣的食品來食用,不過*近有一項新研究指出生馬鈴薯的提取物或許能夠以驚人的幅度減少個體體重的增加,特別能夠對采取高脂肪、高卡路里飲食的人提供幫助。
產地-Origin:美國。
產品規格-Specification:SLendessta®馬鈴薯提取物5%(PI2)
產品應用范圍-Application:適用于普通食品、固體飲料等功能性食品的開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