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層語言
通過油畫的發展,可以看到色層美是不斷開掘與創造的。
油畫顏料厚堆的功能和極強的可塑性是其他畫種無法比擬的,它的這種特性使油畫在觀感上產生出能與人們思想情感共振的節奏與力度。在運筆的作用下,塑造不單是完成造型的任務,而且也對畫面的肌理效果產生著直接的影響。倫勃朗、魯本斯都是善于掌握和控制肌理的人,因為肌理直接傳達著藝術家的心理感受,影響著作品的感染力度。所謂肌理的合理表現不僅包括肌理對對象質感的摹仿和再現,還包括對畫面的總體情緒的描述與表現。在傳統寫實油畫中,肌理很能勝任對質感的再現任務,對象的細膩和粗糙的質地感都可用相應的肌理加以模仿,但這是一種非常被動的行為,而真正謂之美的肌理是那些能表達畫面的韻律及藝術家的情感的、具有高度和諧秩序的肌理。這種紋理往往超越質感的局限而將精神之氣貫穿于整個畫面和觀者的內心,成為抽離于具象的色層美。從這個意義上講,它是抽象的。但在傳統油畫中它反過來又附著于寫實的對象上,融合于由小至大的總體氛圍之中。
透明復色
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調色油稀釋的顏料進行多層次描繪。江西油畫價格必須在每一層干透后進行下一層上色,由于每層的顏色都較稀薄,下層的顏色能隱約透露出來,與上層的顏色形成變化微妙的色調。例如在深紅的色層上涂罩穩重的藍色,就會產生藍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豐富效果,這往往是調色板上無法調出的色調。這種畫法適于表現物象的質感和厚實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人物肌膚細膩的色彩變化,令人感到肌膚表皮之下流動著血液。它的缺點是色域較窄,制作過程工細,完成作品的時間長,不易于表達畫家即時的藝術創作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