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咸寧隨州恩施針灸推拿培訓認準閩醫堂學校
中醫四總穴的運用
四總穴:原載于明代朱權所著的《乾坤生意》,以后《針灸聚英》、《針灸大全》、《楊敬齋針灸全書》、《針灸大成》都將它收入書中。四總穴是依據《靈樞經。終始》“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演變而來的。四總穴分治頭項、面口、肚腹、腰背等部的疾患,在實踐中確有針感強、療效好、范圍廣泛等優點。另外,四總穴又是遠道取穴的典范。因此,四總穴歌是廣大針灸工作者熟悉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針灸歌訣。歌訣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肚腹三里留
《云錦隨筆》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日本的德川幕府時代,有一個長壽家族,年齡*長者萬兵衛174歲,他妻子173歲,兒子153歲,孫子105 歲。問其長生之術,答曰:“祖傳每月初八天,連續灸足三里,僅此而已。”人們不禁要問:足三里穴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嗎?故事的真實性我們無法考證,不過,足三里穴的功用確實是十分廣泛的。
足三里是胃經要穴,歷來備受醫家青睞。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因此,經常針灸或此穴具有補脾健胃、調血功能,同時還有消除疲勞、的特殊功能。
現代研究證明,經常針刺或足三里,能對人體許多系統產生影響:它能使血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數目改變;使血液中的組織胺明顯下降;能使血糖高者下降,低者上升;在循環系統,它能調整心率,使快者變慢,慢者變快;在呼吸系統,能使肺通氣量增加;在消化系統,能使唾液淀粉酶分泌增加,能調整胃腸的蠕動,對患者,針刺該穴胃液分泌向有利于疾病恢復的方向調整;在免疫系統,有抗炎作用,能增強白細胞吞噬能力等。由此可見,足三里穴能雙向調節人體機能,對循環、消化、呼吸、免疫等各系統疾病的恢復有積極作用。
足三里位于足陽明胃經循行線上,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用拇指在該穴做上下、旋轉、點壓按揉,每次5~10分鐘,每天3~5次,按壓時以出現酸、麻、脹、痛感為好。
每周一開新班,隨時可以來報名!更多詳情請咨詢電話:0594 6664 555、189 5077 7733、133 0594 4555、139 5955 5511,QQ:498 124 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