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進出口運輸三大博弈
中港進出口運輸三大博弈
伴隨互聯網和跨境電商的高速發展,中港進出口運輸競爭愈來愈強,價格戰更成為中港物流企業間短兵相接的利器,各種價格手段層出不窮,核心只有一個:“你低我更低,看誰拼的過誰”。
價格戰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如何應對價格戰帶來的沖擊,已成為各中港物流企業繞不開的研究課題。鴻泰信物流通過對市場和基礎網的深層調研,認為中港進出口運輸的關鍵在于:三大博弈!
服務VS價格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質量的服務必然意味著高成本,高價格。在當下競爭愈來愈激烈的情況下,企業之間的價格差異正逐漸減小,客戶對價格的敏感度也有降低的趨勢。在企業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客戶對服務的訴求就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業務員去挖另一企業的客戶時說:“我跟它(競爭對手)收一樣的價格,但我的服務比它要好,時效比它要快,你用我們的吧!”這就體現了在同行都使出價格戰招數的時候,我們還必須有服務和時效這兩樣殺手锏!所以我們認為,服務和時效是快遞的兩大基石,有了這兩樣,任何時候企業都不愁沒有市場。
順豐今年的價格不降反升,業務也仍然保持高速增長,也說明了這道理。因此企業在開展價格戰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服務和時效的提升,否則搶來的市場早晚要丟掉,*終的結局很有可能是,市場沒占住,品牌形象受傷害。
市場VS利潤
要市場還是要利潤,這是每一位深港物流老板首先要思考的問題。在物流行業,市場和利潤是相對的。要市場,就需要讓出利潤,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魄,大打價格戰,直至對手無力還手。要利潤,就需要讓出市場,以部分客戶的流失為代價,換取一定額度的利潤。無論要市場還是要利潤,目的都是為了生存。前者追求的是薄利多銷,靠規模取勝,后者追求的是厚利少銷,靠利潤取勝。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存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