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水產增氧機改善池塘水的環境。水中溶解氧的多少與水溫、時間、氣壓、風力等因素有關。水溫升高,水中溶解氧減少,一般晴天比陰天溶解氧要高,晴天下午含氧量*高,上層池水的溶氧呈飽和狀態,每天15:00池塘上下層水的溶氧量差值*大。清晨5:00左右池塘上層水溶氧量*低,此時池塘上下層水溶氧差幾乎為零,同時這個時候的溶氧條件處于*佳狀態。當水中溶解氧充足時,魚類攝食旺盛,消化率高,生長快,餌料系數低。當水中溶解氧過低時,養殖動物活動受阻,嚴重時可引起養殖動物的死亡。
不具備增氧機的池塘,定期利用微生物分解池塘有機物,減少有機物耗氧,保持池底池水清潔。水生動物的排泄物,殘料殘餌動物尸骸被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氨基酸,再進一步分解為氨氮。水中溶解氧不足時,水體發生反硝化作用形成氨氮。魚類,甲殼類動物自身向水中排泄的氨氮廢物。氨氮在養殖動物血液中濃度升高,導致體內多種酶活性降低,并降低血液運輸氧的能力,破壞腮表皮組織,導致氧氣和廢物交換不暢,從而引起缺氧或中毒死亡。水中氨氮升高時需經常換水,定期用微生態制劑進行改底,減輕投餌量以養殖動物能夠吃完為原則,避免過量施肥。另一方面可穩定池水pH值,當進行強烈的強烈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時,通過化學平衡的移動從而使得水體中的二氧化碳得到及時補充或以碳酸氫根形式的堿度被儲備起來,從而緩沖和穩定了水體中的pH值,堿度對于pH值的穩定還需一定量的鈣離子(碳酸鈣)參與。穩定的pH值對于水產養殖而言至關重要。
蟹池使用水產增氧機需要注意什么。實現生態養殖,持續補斷的微孔增氧為水體提供了充足的溶氧,水體自我凈化能力得以恢復提升,菌相、藻相自然平衡,構建起水體的自然生態,養殖種群的生存能力穩定提高,充分保障養殖效益。水產增氧機安裝結束后,應經常開機使用,以防止微孔堵塞。每年的冬季捕撈結束后,應及時清洗。蟹池淺層水域溶氧充足,高溫期間幼蟹喜好呆在深層水域,因此,曝氣管重點布局在深的水域,以更好地適合高溫期幼蟹棲息于溶氧足而水溫相對低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