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寶山嘉定浦東松江學習中醫按 摩保健調理師選閩醫堂學校
中醫學上,歷來就有以指代針之說,可惜歷代對以指代針的研究極少,即使有少部分人在研究,也是極其皮毛,很難達到滲透之功、祛疴之效。通過閩醫堂楊忠鋒博士十六年的實踐研究與臨床記錄,結合鞠扣網老師十幾年的臨床經驗和執筆整理撰寫,現已將指針術初稿完成。因在指針操作的過程中,病人都會體驗到一種由內而外的透熱感,即中醫所述通經活絡的表現。
指針療法介紹
指針,是以手按壓或爪切某些穴位,用以代針治病的一種方法。本法由來已久,民間流傳很廣,《厘正術》謂:“掐由甲人,甲以代針”,說明古人對于指針、抓甲的方法已予一定的重視。指針療法是以中醫基礎理論為基礎,以經絡學說為依據的方法。
指針療法具有以下特點:
一、 在手法操作上,主要以手指為主,要求指力強,功力深,刺激面積小,因此,在同等作用力下,指針的手法刺激強度大。
二、 從手法作用時間看,點穴時間雖然短,但是針感持續時間長。
三、 與針刺相比較,于操作者比較簡單,省卻了繁復的手法操作。于受者,沒有了針刺的恐懼。避免了病源感染。
四、 與藥物療法相比較,無毒副作用。
指針的作用:
疏通經絡、調和臟腑功能、開竅醒神、止痛等作用。常用于突發癥,如虛脫、中暑、癔病及多種痛癥。
指針作用機理:
將古老的點穴技法與現代脈沖原理結合應用,形成一指連一指、一穴連一穴的波頻式點穴技術。臨床應用中又隨著人體體表部位的起伏、穴位的隱顯等情況,遇凸而跳,不跳則繞;遇陷而揉,揉中帶振;遇平而擦,擦中帶點等,所生不規則的指法運行節律。
醫者施治,必心、眼、指相合,心想、眼見、指到,調息而運,懸臂而行,力于指端,發氣落指,形似入穴透骨,意覺指下空空。點穴之功要求的是“穩、準、恒”,其“穩”*為重要。患者接受,坐臥均可,須平心靜氣,肢體自然放松,自我感覺部位的反應變化。
每周一開新班,隨時可以來報名!更多詳情請咨詢電話:0594 6664 555、189 5077 7733、133 0594 4555、139 5955 5511,QQ:498 124 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