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天下新祥貴微盤總部--咨詢:3354414283 電話:17373121020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銀行*終發售價也都逼近定價區間下限。據了解,因香港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其對內地中小銀行存在地方政府“影子”較為敏感,息差收窄、不良貸款率上升等是拖累股價的負面因素。即便是內地大型銀行及股份制銀行,H股也較其A股有大約20%的折價。
盡管定價偏低,但是“破發”魔咒如影隨形,重慶銀行(港股6.72 +0.45%)在港上市首日破發、天津銀行首日盤中破發、浙商銀行首日次日雙雙破發。而反觀A股市場,2016年打新熱情高漲,上市銀行股紛紛受益,一掛牌首先迎來連續漲停,江蘇銀行、貴陽銀行(行情15.95 +0.44%,買入)、江陰銀行(行情10.84 -0.09%,買入)、無錫銀行(行情10.85 -0.28%,買入)等上市后股價分別*高上沖至14.88元/股、21.20元/股、17.30元/股、13.97元/股,較發行價累計上漲136.68%,149.71%、272.84%、212.53%,而H股上市銀行們面對這些動輒連拉9個漲停板、普遍的翻倍股價只能艷羨。
此外,從估值方面來看,港股市場對內地銀行估值明顯低于A股,《投資者報》記者分析發現,2016年上市的5家城商行平均市凈率是1.636,而此次擬回歸A股的5家平均市凈率則僅為0.749,比前者低54%,顯然,回歸A股能夠獲取更高估值。
在A股開閘之后,回歸自然成為境外上市銀行*好的選擇,而且上述銀行自身經營都在內地,在A股上市對提升其公信力和品牌形象,改善中小銀行的公司治理的意義也比港股更加明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