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天下新祥貴交易中心--咨詢:3354414283 電話:17373121020
A股時隔六年再次向銀行開閘后,上市銀行數量已由2015年年底的16家增加至當前24家,原有排隊銀行陸續被“去庫存”,更多的銀行開始躍躍欲試,早先轉戰港股上市的銀行也積極謀求回歸A股。
《投資者報》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在眾多計劃“A+H”股的銀行中,盛京銀行、哈爾濱銀行、青島銀行、鄭州銀行、徽商銀行等5家動作*為迅速,已在證監會網站預披露了招股說明書,顯示為“已受理”階段,均已進入了首發排隊名單之中。對于回歸A股的原因以及凈利下滑相關舉措等問題,上述銀行方面均表示希望補充資本金,擴大資本規模尋求發展。
一位業內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此前轉戰H股多是出于A股的融資渠道受阻的無奈,近年來港股對內地金融機構的認可程度并不高,內地銀行股上市首日破發是常事,對比看A股上市的銀行,卻是打新熱情高漲,兩個市場估值差異明顯促使港股銀行陸續回歸。
為二次補充資本金
自江蘇銀行(行情9.67 +0.42%,買入)上市后,短短半年時間A股吸納8家銀行,激發了更多銀行的上市熱情,早先登陸港股的銀行也紛紛表示計劃A股IPO。
上述5家銀行中,在港股上市時間*久的是徽商銀行,于2013年11月登陸港股,距今也只有三年多時間,而哈爾濱銀行、盛京銀行上市時間分別于2014年5月和12月,青島銀行和鄭州銀行則是2015年12月,僅一年多時間,動作迅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