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灸法——壯醫藥線點灸法
概述
壯醫藥線點灸法,又稱壯醫藥線灸,是流傳于廣西壯族的一種民間療法,是利用廣西壯族地區出產的芝麻卷制成藥線,再放入名貴藥物溶液中浸泡加工,然后點燃線頭,直接施灸于患者體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疏通氣道、谷道、水道,調節龍路、火路氣機,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灸法。
功效
溫經散寒,祛風止癢,行氣活血,祛瘀消腫,宣痹止痛。
適應癥
用于畏寒、發熱、腫塊、疼痛、瘙癢、感冒、帕金森病(震顫麻痹)、失眠、慢性咳喘、陽痿、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各類痛證、腱鞘囊腫、乳腺增生病、外陰白斑、功能性子宮出血、痛經、風疹、小兒厭食癥、遺尿癥、麥粒腫、牙痛等癥。
施灸準備
生南星,生半夏,生川烏,生馬錢子,大黃,蘇木,乳香,紅花,歸尾,生草烏,沒藥,三棱,莪術,威靈仙,骨碎補,羌活,獨活各10g,50%乙醇1000m1,麝香1g,雄黃,吳茱萸粉,樟腦,麝香,95%乙醇,苧麻,火柴或打火機等。
施灸方法
配制藥酒:①取生南星、生半夏、生川烏、生馬錢子、大黃、蘇木、乳香、紅花、歸尾、生草烏、沒藥、三棱、莪術、威靈仙、骨碎補、羌活、獨活各10g,浸于50%乙醇1000m1中30天,濾過后加麝香1g,密封保存。約可浸藥線500g。②取適量雄黃、吳茱萸粉、樟腦、麝香等浸入95%乙醇中,配制成20%的雄黃酒備用。
制作藥線:取苧麻搓成粗0.25~1mm,長15~30cm的線,浸于上述藥酒中。一般需浸泡8~15天,亦有報道在雄黃酒中浸泡24小時的。然后予以密封保存,保持濕潤,用時取出。藥線分為3種型號,1號藥線直徑為1mm,多在冬季用;2號藥線直徑為,0.7mm,是*常用的一種,使用范圍廣,適用于各種病證;3號藥線直徑為0.25mm,用于灼灸皮膚嫩薄處、耳穴及小兒患者。藥線長度均為30cm。
取穴:
梅花穴:根據局部腫塊的形狀和大小,沿其周邊和中部選取一組穴位,此組穴位呈梅花形,故名梅花穴。主治外科及內臟腫塊性疾病。
艾灸咨詢與合作,請加微信/QQ:258888029
艾條購買:dayitang.taobao com
艾灸培訓:jiuliaoshi com
艾灸加盟:jiudaotang c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