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怎么吃效果更好,好處是什么?人們都知道人參,但是大部分人對人參的作用幾乎都不了解、下面我們來看看人參的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人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葉片無氣孔和柵欄組織,無法保留水分,溫度高于32度葉片會灼傷,郁閉度0.7-0.8。人參通常3年開花,5-6年結(jié)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人參生長于北緯33度—48度之間的海拔,產(chǎn)于中國東北、朝鮮、韓國、日本、俄羅斯東部。人參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與瓊珍靈芝,東阿阿膠并稱為中藥國寶。
人參性平、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肺經(jīng)。功效:大補元氣,復(fù)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fù),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補脾益肺
1、人參亦入腎經(jīng),又可益腎氣、助腎陽。若因腎虛不納氣導(dǎo)致的氣短虛喘或則喘促日久,肺腎兩虛,以及腎陽虛衰,腎精虧虛,陽痿宮冷等癥,人參均為適宜。2、人參歸肺經(jīng),也善于補肺氣,凡肺氣虛弱,咳嗽無力,氣短喘促,聲低懶言,咳痰清稀,自汗脈弱者,常可與黃芪、五味子等要同用。
3、人參歸脾經(jīng),可補脾氣,凡脾氣虛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以及脾氣虛弱不能統(tǒng)血導(dǎo)致的失血癥狀,人參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對心血管系統(tǒng)作用
人參對心肌缺血在灌注損傷具有保護(hù)作用,能夠抵抗心率失常,人參皂苷可有效的改善血流動力學(xué),提高耐缺氧能力,可能夠使冠脈流量增加,阻力下降,心肌供氧量增加,并可以明顯降慢心率,從而減少心肌耗氧量。此外人參具有對抗多種類型的休克保護(hù)心肌的作用。
人參的食用方法:
做法:取人參片3克,可選用西洋參或生曬參,冷水浸泡,紅棗10枚,粳米150克,加水適量,煮沸后,再小火慢慢煮爛至熟,即可。喜歡甜食可加入適量冰糖。
人參粥可用各種類人參,在炎熱的夏季不宜服用。
人參食用浸酒法
人參酒做法:可用形態(tài)、質(zhì)量較佳的整枝人參浸泡在40度~60度的白酒(500毫升)中。*好選用高質(zhì)量白酒。浸泡一星期后即可服用。浸泡的時間越長人參酒越濃。飲完后可以再重復(fù)浸泡一次。分10 ~20次都可以。
注意事項:服用人參后忌吃蘿卜(含紅蘿卜、白蘿卜和綠蘿卜)和各種海味。服人參后,不可飲茶,免使人參的作用受損。人參忌與葡萄同吃營養(yǎng)受損,葡萄中含有鞣酸,極易與人參中的蛋白質(zhì)結(jié)合生成沉淀,影響吸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