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就從八仙云游天臺廟觀說起:一日無事,八仙云集參拜了天臺山紫云神廟,踏祥云來到三門沙柳旗門港,登上筆架山,觀元寶山郁郁蔥蔥,山不高而秀麗,看鯨魚島如出海香鯨,靜觀潮起潮落,眼前的盆地依山傍水,靈氣十足,八仙同贊,天賜福地也,話未落地,何仙姑拋下荷花一朵說道:“這塊土地有靈氣,如花似玉,就叫荷花塘。”如今的荷花塘就是三特漁村的所在地。 美麗的景色迷住了八仙,忘了顯神通渡東海去南海蓬萊仙島。此時日當午,潮落水退,三門灣一望無際的金銀灘,在陽光的照耀下,燦爛無比,各種雜魚貝類在海水中海涂上嬉鬧,激起了八仙的雅趣,八仙之尊鐵拐李信口說道:“每仙一菜,自找海鮮,各顯神通,不得相同。” 話音未落,只見張果老隨手一拋,道筒化作無數竹棍,灑向海涂,跳魚不知何物從天而降,忙亂中,紛紛擇洞而鉆,想不到全鉆入了張果老的竹筒陣,至今漁民捉跳魚仍用此法,三門沿海有句諺語:好死否死,彈湖鉆竹棍(彈湖,跳魚的別名)。此時,清香隨風而來,跳魚燒咸菜上了桌,驚嘆了七仙。這就是:張果老倒騎小毛驢,好菜在前頭,竹筒柯彈糊,跳魚咸菜煮 漢鐘離不甘落后,早已將薄扇往海中一撈,八腳光頭的望潮已滿滿一扇子,扔入沸水,原汁原味,脆脆嫩嫩的清水望潮已擺上,只見望潮似漢鐘離,手持薄扇,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風。后人傳:漢鐘離薄扇捉望潮,扇扇不落空,望潮清水煮,原味脆又香。 八仙之首鐵拐李,不露聲色,鐵拐隨風而去,攔住了橫行霸道的青蟹王,架鍋燉煮,捆綁青蟹的繩索已化成蕃薯豆面,一鮮一土,二者合煮,緣份相投,互補合意,味之*也。這正是:鐵拐隨風起,三腳斗八爪,青蟹燒豆面,土鮮兩相依。 這時鯔魚精,水中看白戲,嬉笑呂洞賓,無能無技。純陽子正沒地方好出氣,好一個呂洞賓,只見橫眉劍出銷,天遁劍法,天獨一地無雙,嚇得鯔魚魂出竅,海中不敢去,江中不敢游,濁雜在咸淡水中,故而鯔魚肉質鮮,腦殼空。至今在三門靠海地區流傳。正是:魚戲呂洞賓,不識真神仙,鯔魚家常燒,莫吃鯔魚頭。 藍采和手持花藍,變化莫測,充滿仙意,喜得小白蝦手舞足蹈,亂蹦亂跳跌入鍋中,片刻一盤色如琥珀,玲瓏剔透的海鮮珍品小白蝦展現在眼前。藍采和天寶百花藍,迷亂凡間物,玲瓏小白蝦,已成下酒肴 韓湘子不等閑,神笛一吹紅滿江,醉倒縊蟶殼自脫,紅艷艷的一盆縊蟶滿江紅,放在桌上顯得格外耀眼,引得眾仙食欲大開。這就是:韓湘子神笛醉倒縊蟶,食欲大開 曹國舅,朝板化作牡蠣鏟,海礁上的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