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廚匯餐飲解密重慶麻辣小面的秘制技術配方
重慶的“小面”,歷史悠久。在一付擔子上的小面品種有擔擔面、麻辣小面、酸辣小面、清湯小面、素條面等。據開面館20多年的徐兵老師傅說,抗戰前后和建國初期,吃擔擔面的大都是大太、小姐、公務員等,是來吃味品鮮的;擔擔面的面條少,用精莢的小細瓷碗盛裝,佐料講究。吃麻辣小面等的,大都是經濟不富裕的人,是解決填飽肚子的;麻辣小面等面條多,用大土碗盛裝,佐料大眾化。
改革開放后,“小面”在質、味上大有提高,其中在小巷內供應的*有特色:一口鍋,一個液化氣罐,幾張條桌幾把椅子。佐料齊全,每樣佐料中都有專門工具。鍋內面湯翻滾,熱氣騰騰。小巷內的吆喝聲、從這里飄來的香味,引起那些過往行人駐足,情不自禁地說聲“好香”。早上的小面,是重慶早餐的主打品種,在方便上、味道上、價格上,毫不遜于西式快餐。重慶星廚匯餐飲創業培訓基地的王華老師說:“面攤上的小面好吃,簡直是一樁秘密,與美國的可口可樂的配方是同一級別。”
小面10碗用料配方:
富強粉面條1250克,紅油辣椒150克,醬油200克,花椒面10克,榨菜顆20克,碎花生米20克,蒜泥水50克,姜汁50克,芝麻醬20克,小蔥25克,味精20克,凈蔬菜60克,骨頭湯適量。
麻辣小面的做法:
1.制紅油辣椒:將植物油500克下鍋,燒開冷至七成熱,起鍋置一缽中,放海椒面200克。根據經營者的理解,有放花椒、蔥節增香的,有放紫菜提色的,有加白芝麻增香的等,各有特色。
2.制味碗:將紅油辣椒、醬油、花椒面、榨菜顆、碎花生米、蒜泥水、姜汁、芝麻醬、小蔥、味精依次打人味碗,!根據顧客要求添加適量骨頭湯。
3.煮面:鍋內燒水,開后下面條;待開后打去沫子,放入蔬菜;待再開后,挑起蔬菜放人味碗邊;面好后用篾兜挑面人味碗,即成。
做法訣竅:
制辣椒油時,要待油稍冷、但還有熱氣時,放海椒面人缽內(油溫以海椒面倒人時,仍在油中翻漲、但不致使海椒焦煳為宜)。花椒面要用好花椒,現辦才香,不苦。火要旺。煮完一鍋面后,要適當加開水,使煮面水寬裕,面湯釅了,面條不易煮熟。
風味特點:
油紅面黃葉綠,麻辣鮮香滑爽,食后口留余香,食而思再不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