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RFID工作原理
RFID技術的工作原理是:解讀器通過接收標簽發出的無線電波接收讀取數據。射頻系統有主動系統和被動系統。*常見的是被動射頻系統,解讀器將加密數據載波信號經發射天線向外發送,在其周圍形成電磁場;電子標簽進入發射天線工作區域后從電磁場中獲得能量激活標簽中的微芯片電路,芯片將電磁波進行轉換,然后發送給解讀器,解讀器把它轉換成相關數據。控制計算器就可以處理這些數據從而進行管理控制。而在主動射頻系統中,裝有電池的電子標簽只能在有效范圍內活動。
三、RFID的工作頻率及應用范圍
射頻識別系統的工作頻率主要有125KHz、13.56MHz、433MHz、860~960MHz、2.45GHz等,允許的*大發射功率電平和頻率分配因國家和地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125KHz系統主要應用在動物識別和商品流通等領域.13.56MHz系統一般應用在公共交通和門禁系統等領域,其識別距離較近,一般為幾厘米到幾十厘米,采用特殊制作的天線*大識別距離為1.5米左右。在UHF頻段,系統的識別距離遠,可從幾米到幾十米。
四、 RFID技術特點及優勢
1) 讀取方便快捷
2) 識別速度快
3) 數據容量大
4) 使用壽命長,應用范圍廣
5) 標簽數據可動態更改
6) 更好的安全性
7) 動態實時通信
五、電力行業資產管理應用需求及解決方案需求概述
在電力設備資產管理中,需要采用自動識別技術的應用主要有:固定資產管理、資產全生命周期跟蹤和設備巡檢與維護。其中:在固定資產管理中引入RFID無線射頻系統,采用手持終端,*好是支持無線數據通訊的手持終端,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工成本,更可以避免人工盤點中無法避免的各種差錯,讓企業更加準確地掌握固定資產的存量和分布狀況。這一點在國家對國有資產的監管越來越重視,以及企業資本運作越來越頻繁的今天顯得尤其重要。
六、RFID電表產品參數:
工作頻率:860~960Mhz/135.56Mhz
常用尺寸:70*20或60*18MM由客戶指定
襯底材料:銅版紙或PET
封裝材料:不干膠或其它
天線材料:鋁蝕刻
工作溫度:-20℃~+80℃
貯存溫度:-30℃~+85℃
內存:512(bits)
工作模式:可讀寫
使用壽命>10年
讀寫次數:100,000次
讀寫距離:< 7m / 23.0ft(取決于工作環境和讀寫器型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