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很少有人知道吧,其實咖啡界有一個風味輪,詳細的分析了咖啡的各種味道,這個環狀的風味輪號稱是咖啡師的良師益友,簡直比哈爾濱王森咖啡西點西餐職業培訓學校的咖啡老師們還溜!它長成這樣:
首先,順時針看。顏色由淺至深,象征著咖啡豆的烘焙度,說白了就是從“沒炒熟”到“炒糊了”。其次,從里到外看。分類從籠統到具體。比如:糖類褐變反應生成物-焦糖類-像糖漿的-楓糖漿。這個有點像生物學分類里的“門綱目科屬種”。同時根據豆子的品種和烘焙技術的不同,同一個大分類到*外圍會有12種,還是以“糖類褐變反應生成物”為例,分到*細致的味道分別為:烘焙花生,胡桃,香米,吐司,烘焙榛果仁,烘焙杏仁,蜂蜜,楓糖漿,巧克力,黑巧克力,瑞士巧克力,黃油,像松木的,像黑醋栗的,像樟腦的,像桉樹腦的,西洋杉,呼叫,丁香,百里香,像瀝青的,像煙絲的,焦味,焦黑。
其實不只是意式咖啡,有沒有發現,單品咖啡現在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咖啡館里的菜單上。如果對單品咖啡不太了解,再碰上個內向的咖啡師,很可能就錯過了嘗試它。那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下次可以多點新的嘗試。
小編咨詢了哈爾濱王森咖啡西點西餐職業培訓學校的老師,現在為大家舉三種較為常見又具有代表性的單品咖啡豆。
一、適合中淺烘焙的危地馬拉(薇薇特南果產區)
我們店里常使用的是“花神”,豆質硬,酸口味突出,常聞到的氣味是花香果香。這里值得一提的咖啡花香,很多人都沒聞過,它其實類似于茉莉花香,但沒有那么濃重。
二、適合中深度烘焙的哥倫比亞(特級)
酸味苦味完美平衡,顆粒大,香氣絕佳。喝完咖啡,聞著咖啡杯,會飄出陣陣焦糖香,如果不適應有酸味咖啡的朋友可以選擇這款跨出嘗試單品咖啡的第一步。
三、適合深度烘焙的曼特寧(印尼BB)
這款曼特寧瑕疵豆少,減少了難喝的風險,深烘后的豆子斷絕了酸味,但香氣不減,偏好重口味的朋友可以以此作為單品處女喝。
*后想說,有很多人把咖啡看的過于高級和神圣,其實不然,它和其他飲品一樣,就是用來喝的,喝的人大可把它們看的平淡些。需要認真對待每一步、把控各個可控環節的人,是各位咖啡師們。大家覺得“唔,好喝!”就足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