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培訓要成為引擎,就不能“培”而不“訓”。培訓之所以會被當成是一種福利,往往與它的“價值顯性”不明顯密切相關。比如,銷售人員的培訓就像我們上面談到的,培訓之后的效果很不明顯,所以企業(yè)就會對培訓失去信心。實際上,我們以往的培訓確實存在較大的誤區(qū),很多企業(yè)是培而不訓。什么是培而不訓呢?就是我只注重講而不注重練,注重聽而不注重掌握,注重知識而不注重技能。而銷售人員作為一個以技能為導向的職業(yè),訓練要比講授重要得多,訓練的目的是讓銷售人員掌握相應的技能,并在日常的行動中做出來,只有這樣訓練才能形成真正的生產(chǎn)力。模壓式訓練系統(tǒng)就是這一思想的代表。
訓練要成為重要的管理手段。什么叫管理?什么叫管理技能?很多人認為所謂的管理就是制訂流程、建立組織、設計制度及激勵機制、文化建設等工作內(nèi)容,這樣的理解不能說是錯誤,但是只要仔細研究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企業(yè)都有相關的制度、流程、計劃、考核,但是他們的管理并不很好,更有意思的是,很多管理人員在讀MBA,EMBA,但是等他們畢業(yè)之后,他們的管理能力并沒有太大的提高,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鐵贏認為,所謂管理技能的核心是:將公司的決策、領導的意志變成每一個人行為的過程。你的管理技能的高低,應當體現(xiàn)在能使多少人按照公司的要求做,而不是寫了多少制度與流程,前一項非常困難,后一項相對容易,而正因為缺乏前一項,所以我們的管理才會變得一塌糊涂。要提升管理技能有賴于以下三個問題的解決,第一,員工知不知道做什么;第二,他們有沒有能力做;第三,想不想做。只有這三點滿足了,我們的管理才能貫徹下去。而其中,前兩項必須依靠訓練,而不能依靠制度,在缺乏前兩項的前提下,任何制度、流程都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在他們理解了、知道了、會做了,但是不去做的情況下,才能采用制度、考核這樣的手段。所以管理者的首要任務是訓練,就是要徹底解決“知不知道”,“能不能”的問題,然后再去解決“想不想”的問題。一個只會解決“想不想”的管理干部是不負責任的,也是缺乏管理能力的人。因此,訓練應當成為管理的日常工作,甚至應當成為管理人員、特別是銷售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可以說管理70%的任務是訓練,只有30%的任務是監(jiān)督、管理,遵從這一規(guī)律的企業(yè)就會向更加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反之則會步履維艱,積重難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