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過濾器的原型是人們為保護呼吸而使用的呼吸保護器具。據記載,早在一世紀的羅馬,人們在提純水銀的時候就用粗麻制成的面具進行保護。在此之后的漫長時間里,空氣過濾器也取得了進展,但其主要是作為呼吸保護器具用于一些危險的行業,如有害化學品的生產。1827年布朗發現了微小粒子的運動規律,人們對空氣過濾的機理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空氣過濾器的迅速發展是與軍事工業和電子工業的發展緊密相關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于各種化學毒劑的使用,以石棉纖維過濾紙作為濾煙層的軍用防毒面具應運而生。玻璃纖維過濾介質用于空氣過濾于1940年10月在美國取得專利。50年代,美國對玻璃纖維過濾紙的生產工藝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使空氣過濾器得到了改善和發展。60年代,HEPA過濾器問世;70年代,采用微細玻璃纖維過濾紙作為過濾介質的HEPA過濾器,對013微米粒徑的粒子過濾效率高達99.9998%。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新的測試方法的出現、使用評價的提高及對過濾性能要求的提高,發現HEPA過濾器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于是又產生了性能更高的ULPA衛生級過濾器。各國仍在努力研究,估計不久就會出現更先進的空氣衛生級過濾器。
衛生級過濾器是輸送介質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種裝置,通常安裝在減壓閥、泄壓閥、定水位閥等其它設備的進口端。衛生級過濾器由筒體、不銹鋼濾網、排污部分、傳動裝置及電氣控制部分組成。是利用一種或幾種過濾介質,在一定的壓力下把濁度較高的水通過一定厚度的粒狀或非粒材料,有效的除去污水中雜質、吸附油等,使水質符合循環使用的要求。常用的濾料有石英砂,無煙煤,錳砂等,主要用于水處理除濁、軟化水、純水前級預處理等,出水濁度可達3度以下。待處理的水經過過濾器濾網的濾筒后,其雜質被阻擋。當需要清洗時,只要將可拆卸的濾筒取出,處理后重新裝入即可,因此,使用維護極為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