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10月16日,美齡心理咨詢中心舉行了免費公益沙龍《心理咨詢師就業現狀和發展之路》,參加人員15名,其中有剛畢業的心理學專業學生,有已取得咨詢師資格證書未從業的,也有資深的心理咨詢師,都積極地發言與提問,韓美齡老師全程參與,并在*后做了寶貴的分享。現摘錄實況錄音如下:
錢在目前的社會是個數字,在我們微信、支付寶、銀行帳戶里跳來晃去。這個錢對于衣食無憂的家庭就看你怎么去用它了,你要放在手里,這就沒多大價值。你要怎么使用他,這才是個問題。你像我在做咨詢的時候,為啥我做咨詢特別好,你們會看到我的思路非常清晰、眼界開闊、我的知識面很豐富,我給求助者帶來什么,我不會在那邊一次次地分析你跟你爹吵架給你帶來多少傷害,我說鬼才會那樣做呢。童年的傷定換一個視角處理了,不要糾結和沒完沒了。總糾結在原生家庭里,尋找父母給自己多少傷害的人,人間已經活成鬼了。再好的日子都會過得如同地獄之鬼。外面的錢那么多,外面有價值的事那么多不去干,跑出去干點活,讓你爹瞧得起,一回來甩給你爹一把錢,或者做點什么有出息的事,讓你爹娘人家說我兒子如何,我女兒如何,還吵架嗎?你嫌你爹這做的不夠,那做的不夠,控制你約束你,是因為你沒有能力,你沒有作出成績超出他們的想象范圍。說父母約束孩子,未成年這樣做是必然的,等你成年了,他想約束必需有你的配合才行。但是成年人你這樣說我就鄙視你,你長大了,你在配合父母約束你,是你脫離不開父母。所以這就是我這邊咨詢跟其他地方咨詢技術都不一樣的地方。價值觀、道德觀、文化各方面都在里面起著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詢技術只是一種承載三觀的方法和工具。一開始我用認知冶法,我很快發現認知的局限性。就換成感知,讓來訪者跟著我走一種良性感知,很多問題很快就內化改觀了,所以一次就有一次的效果。那你用認知,道理大家都明白,他會覺得你在跟他講大道理,但是我用感知的時候,我們嘻嘻哈哈就過去了,然后他立馬感覺,哎呦我現在沒有那么悲哀了,我現在也是很愉快的啊,嘻嘻哈哈就起效果了。微博上有人評論我坐姿不正規,如果咨詢師局限于這種一種狀況,刻板起來,你還能做咨詢嗎,你還是個咨詢師嗎?因為你面對的是每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啊,他之所以出問題,就是他局限刻板了,他糾結在一個問題中,那你還局限在刻板,那你還做什么咨詢呢,還能解決什么問題呢?咨詢必須是要靈活的,不能死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