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關注到一些涉及汽車零部件的軍工類上市公司,如航天晨光、風帆股份、航天機電、航天動力、長安汽車、航天電子、航天科技、中航動控、貴航股份、中直股份、成飛集成正在加速對其業務的整合,借助內部資源整合及海內外并購等多種方式加速汽車零部件業務的整合,提升自身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比如,近日航天科技收購股東方航天三院旗下的3家海外公司的汽車電子業務;去年9月,中航工業汽車收購美國知名的汽車密封和防震產品供應商瀚德公司。去年11月10日,航天機電宣布收購上海德爾福50%股權,使其擁有對上海德爾福的絕對控制權,助推其對汽車零部件業務板塊尤其是汽車空調系統業務進行優化整合。
    近年來,中航工業加大了海外并購的力度,包括航空標準件公司艾聯、通用飛機制造商西銳公司以及美國通用旗下的耐世特等。中航工業認為,收購海外公司,對于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突破技術、品牌、市場份額的發展困局,融入國際汽車零部件行業主流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軍工集團的海外并購在繼續,內部資源整合也更加頻繁。軍工類集團企業規模大、實力雄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及兵裝集團等特大型軍工央企都有所涉及汽車零部件業務。他們涉及到汽車零部件業務的下屬企業很多,產業資源相對比較分散,必須進行優勢資源整合才能有效提升企業競爭實力。中船重工集團旗下約144億元動力資產注入風帆股份,將其業務范圍從過去單一化學動力擴展到燃氣動力、蒸汽動力等七大動力業務。比如,航天三院、中航工業、航天晨光都清理或整合了龐大的子公司業務體系。
    航天三院在全面深化落實軍民融合及“十三五”發展規劃中重點提出,要加強資本運營力度,優化資源配置、集中力量加大國際化經營步伐,瞄準國外掌握核心技術的標的企業積極開展并購,以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和發展。2016年軍工企業零部件業務板塊整合將進一步向著縱深化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