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圈失效原因及對策:
一、O型圈動密封的失效原因及對策
1、扭轉,具體表現為O型圈扭轉、變形,發生空氣泄漏;產生原因:1)運動速度太快2)有偏心運動3)滑動面粗糙不均勻4)安裝時扭轉。對策:1)改用唇形密封;2)消除偏心運動;3)滑動面粗糙度為1.65;4)注意安裝(涂敷潤滑脂)
2、卡住,具體表現為O型圈表面有局部粘著損傷,發生初期空氣泄漏。產生原因:安裝時孔、螺紋部位與端部等有缺損。對策:注意在端面倒角。安裝時使用安裝夾具
3、全圓周磨損,具體表現為在O型圈全圓周發生磨損,引起空氣泄漏。產生原因:1)滑動面的加工較差;2)潤滑欠缺;3)有塵埃、金屬粉等異物。對策:1)滑動面粗糙度應為1.65;2)充分潤滑;3)除去異物,防塵密封
4、失去彈性,具體表現為O型圈截面在溝槽中擠平、變形。產生原因:在反覆高溫-低溫條件下使用。對策:在密封部位進行冷卻
5、局部磨損,具體表現為在O型圈滑動面上發生局部磨損、引起空氣泄漏。產生原因:配合的滑動面損傷。對策:配合滑動面的粗糙度符合規定
二、O型圈靜密封的失效原因及對策
1、硬化,具體表現為硬按下去、彎曲并有龜裂。原因:使用溫度超過了橡膠的耐熱極限。對策:1)降低環境溫度;2)改用耐熱性好的材料
2、溶脹(軟化),具體表現為整體變得柔軟、“肥胖”地膨脹起來。原因:1)橡膠材料不適應密封介質;2)用輕油、汽油等清洗后有清洗劑殘留在上面。對策:1)重選橡膠材料;2)除去清洗劑
3、失去彈性,具體表現為O型圈截面在溝槽中擠平、變形。原因:1)過大壓縮量的積累作用較多;2)高溫;3)密封介質。對策:重新選定溝槽尺寸及材料
4、擠隙,具體表現為O型圈外圓周或內周面全部(或一部分)被擠住切損。原因:壓力、間隙超過極限及溶脹的影響。對策:1)確保間隙適宜或并用檔圈;2)重選橡膠材料
5、擠裂,具體表現為O型圈外圓周或內圓周有少量交替擠壞切下來或部分被挖去一塊。原因:1)圓柱端或軸端面的倒角不夠或裝配粗糙;2)與O型圈截徑相比,O型圈溝槽比規定深度要淺的狀態下不適當安裝。對策:1)進行適宜的倒角2)重選溝槽尺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