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一些傳統培訓方式對管理者提升團隊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行動學習卻能有效促進團隊能力成長與績效提升?*重要的區別在于行動學習一定是為聚焦組織、團隊的真實問題而進行的學習。
通用電氣公司的韋爾奇認為:如果人們在會議室里不敢說真話,尤其是當他們的上司在現場的時候,那么企業的辦事效率將無比低下,人們將不愿意承擔責任,推諉扯皮的現象將非常嚴重!而管理者解決問題的地方主要是會議室,如果不能改善組織的會議模式,企業文化的變革就是一句空談!
管理者大多數時間都在通過開會解決團隊間組織間的各種問題,要將行動學習落實到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中,*佳的方式就是行動會議
什么是行動會議?行動會議是基于行動學習法而開展的會議,主持開會者召集利益相關者,聚焦真實問題,展開有步驟的討論,促進參與者共享信息,達成共識,現場導出行動計劃,并在會后跟進行動計劃,及時提供相關支持,促進團隊能力提升與問題解決的會議形式。.
在行動會議中,真實的問題如同種子,會議的過程就是澆水施肥,而解決方案就是*后結出的果實。管理者能夠提出有效地問題,就會得到想要的結果;如果問題不合適,就可能走到錯誤的方向上。
要掌握行動會議的精髓,管理者首先要從自己關注的問題開始。因此,需要在會議前靜靜思考一下“這次行動會議,我*想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如何才能找到這個問題呢?為此,我們通常會做大量的準備,比如,長達數頁的行業報告,一大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遺憾的是,這些并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它們常常會占用很多時間,更重要的是,會直接影響我們聚焦問題。這是怎么一回事呢?這一情況的出現與心理學、腦科學的常識有關。
首先,當面對很多問題或者文字時,大腦將無法識別哪些是需要重點關注的事情,也就無法從內在的資源庫中提取*佳資源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其次,如果我們用的是陳述句,而不是問句,大腦不知道我們想解決的問題,以為我們只是發發牢騷,大腦也就不理我們,就不會提取資源來協助我們解決問題了。
*后,當我們在行動會議過程中提出“為什么”的問題,而不是關于“如何”或者“什么”的問題,大腦將幫助我們分析問題并到此為止。基于人類“離苦得樂”的潛意識,大腦給出的答案通常會幫助我們逃避自己的責任,而將產生問題的原因統統歸咎于他人或者環境,從而讓我們離開痛苦。一旦我們開始將問題“歸因于外”,就會失去解決問題的動力,以為我們認為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