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規劃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專業眾多,更需要同時精通實驗室使用知識和建筑知識作為技術基礎。無論是新建、擴建、或是改建項目,都不單純是選購合理的儀器設備與實驗家具,還要綜合考慮實驗室的總體規劃、合理布局和平面設計,以及強弱電、給排水、供氣、通風、空調、空氣凈化、安全措施、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和基本條件。
實驗室基礎建設一般常用項目有:
(1)實驗臺柜包括中央實驗臺、實驗臺、邊臺、儀器臺、天平臺、藥品柜、毒品柜、玻璃器皿柜等。
(2)空調通風設施。在新的化驗中心,所有的建筑面積均有空調。通風系統包括通風柜(毒氣柜)、排風罩(固定式)、活動式排風罩、排氣扇等。
(3)用水設施包括化驗盆、洗滌池、化驗水龍頭等。
(4)安全設施包括消防噴水滅火系統,惰性氣體滅火系統,安全柜,緊急事故淋洗器、洗眼器等。
(5)供氣設施包括供氣站、供氣板、用氣板及其管路系統等。
21世紀實驗室模式:
21世紀的實驗室是智能化的實驗室,安全、健康、節能、環保、人性化、智能化、靈活可變,一種新實驗室的模式正在出現一種滿足當前實驗需要且能適應未來發展的實驗室模式,正在推動21世紀實驗室的發展中,被稱之為“21世紀實驗室”模式,特色新穎,備受歡迎。
一、靈活可變特色
使靈活性*大化一直是設計或改造一個實驗建筑的重要關注點,靈活性有多種意義,包括便于擴建,迅速適應重新組合和其他變化,以及允許多種用途的能力。
靈活性*大化意味著實驗室裝備不僅應具有優良的使用功能,還應具備以后有重大改造或新建時,墻體、供給系統、工作臺的重組使用率高,減少人力物力浪費。
1、靈活的供給系統
靈活原供給品系統對大多數實驗室設計來說極為重要。實驗室必須能夠在墻和頂棚上進行方便的連接或斷開,以考慮設備快速、低成本的組接。供給系統需要滿足初始的要求,并且要適應預計的未來發展計劃。
2、靈活的室內環境
實驗室正在向模塊化發展,實驗室的工作臺可設計成活動的,服務柱可調節移動,并且能充分利用實驗室的空間,設計可以移動的隔斷墻,可進行靈活隔斷,固定在墻體或地板上的對接站包括電路、水路、氣路以及通信等輸入口,具有快速連接和斷開的特點,方便與實驗臺組合即插即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