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明garminForerunner630跑步手表 佳明Forerunner630跑步手表
小改變,大不同
Forerunner620以其多達44項的跑步數據為人所知,而其中*重要的三項數據(步頻、觸底時間、垂直振幅)有一個總稱,叫做“跑步動態”。
而在此基礎上整合升級的Forerunner630的跑步數據有一個新的稱呼,叫做“第二代跑步動態”。
簡而言之,三點:步幅、垂直步幅比、雙腳觸地平衡。如果說第一代的“跑步動態”為跑友們提供了大海一般廣博的數據,那么,“第二代跑步動態”就是將這些數據聯接成網,變化出一個讓人一目了然的圖案。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新鮮數據的意義與用途。
首先,步幅代表的是一次跨步到下一次跨步之間的距離,單位為米。這一項眾所周知,無需贅言,重要的是由此衍生出的垂直步幅比(以下簡稱VR),顧名思義,即是垂直振幅與步幅的比值。
在第一代的“跑步動態”中有著垂直振幅的數據,表示跑步過程中的身體離地高度,以監測跑步效率,而新一代數據中將之與步幅相結合,以垂直振幅與水平面上步幅的比值為考量,更直觀得呈現跑步中能量在豎直平面與水平面上的分布,比值越低表示跑步效率越高,以此糾正跑姿,避免在“青蛙跳”中浪費能量。
其次,是雙腳觸地平衡。這一數值顯示跑步時左腳/右腳的觸地時間,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現(舉例:用戶左腳觸底時間220ms 右腳240ms, 平衡將會顯示左腳47.8%,右腳52.2%)。
較為專業的跑友應該都有用過一款叫做coach’seye的跑步訓練軟件,其中有一個功能就是監測自己跑步中每只腳的觸地時間,這個時間的分布不均意味著跑步過程中左右腿的復合不均,長此以往,觸底時間較多的一條腿從關節到肌肉乃至韌帶受傷的風險都會大大增加。
Forerunner630這一新增的數據可以幫助您平衡跑步中的雙腿負荷,大大降低受傷的風險,同時也可以優化訓練效果。
深圳市百納海通科技///佳明garminForerunner630跑步手表 佳明Forerunner630跑步手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