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氣口的設置:漢字的編排不象英文,英文有上標下標,有單詞之間的空隔,所以排列起來感覺很有節奏感和韻律感,漢字每個字之間都太規則,所以排列起來沉悶無趣,要打破這種局面,就要學會設置氣口。
所謂氣口,就是能讓大篇幅文本透氣的空間,讓閱讀者有喘氣的機會。一般來說,漢字編排中氣口的設置在段前段后進行,氣口的基本特征就是比正常的行距要大、與文字篇幅外圍的大面積留白相連接、具有與空氣對流相同原理的空白視覺通道。
氣口的設置根據設計的具體需要進行設置,篇幅小的時候一個氣口就足夠了,篇幅大而復雜時,則需要設置多個氣口,尤其是抽象、枯燥的技術型文本塊,由于層級關系復雜,更需要針對不同層級設計不同的氣口,這樣能緩和閱讀的緊張感,讓文本塊看起來有節奏感和趣味性。
要注意的是,氣口的設置一定要在自然段或自然章節的前后進行,不要勉強拆分一個完整段來設置氣口,這樣會破壞文本本身的完整性。
G、文本塊的趣味性:漢字編排是很嚴謹的工作,但有時太嚴謹就會呆板,這時我們就要考慮文本塊的趣味性,當然現在的電腦技術有很多的特殊效果可供我們選擇的,比如首字下沉、文本陰影、文本繞圖、任意形狀的文本框等這些效果,就能讓枯燥的文本塊產生很好的趣味性。
但作為設計師來說,不能一味依賴電腦提供的程序化的效果,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獨立創造一些有趣的編排效果,以體現設計的某種特別意圖。
比如讓自然段之間有意識的錯開、設置特殊的文本塊的擺放角度、增加其它的可視化的效果、讓文字同時具有圖像的效果、顛覆傳統的編排習慣等等,在設計的領域里,只有你敢想敢做,就一定會有出乎意料的收獲!但不管何種趣味性的效果,*多同時使用兩個,用得越多情況反而會越糟糕,要有把握的分寸,時時刻刻都要關注版面的整體美感,不要圖一時之快而破壞整個版面,造成雜亂無章的結果。
H、文本塊的外圍留空:文本塊處理好了,放在哪兒?怎么放?這就牽涉到"外圍留空"的問題。
所謂"外圍留空",就是文本塊或篇章本身之外的周圍需要一定緩沖空間,以利于閱讀輕松愉悅,就象是城市的的一棟漂亮的建筑,如果周圍不足一米的地方就是其它亂七八糟的建筑,那么這棟建筑將會魅力盡失,而如果它的周圍有大片草地,它的魅力才能完整地展現出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