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企業去產能,職工轉型多風采
數據顯示,隨著去產能進程的加快,鋼鐵企業去產能大約要涉及職工安置50萬人。職工的安置不僅關乎我國勞動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決定著鋼鐵去產能的順利進行,更與我國社會的安定密切相關。目前,政府,企業,員工都在共同努力,雖然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困難,迷茫與陣痛,但也孕育著希望。河北華洋鋼管,直縫鋼管,熱擴鋼管廠家為您報道。
鋼鐵工人變交通勸導員,今年4月開始,江琴的職業身份就從馬鋼合肥鋼鐵公司職工,轉變成合肥市蜀山區的一名交通勸導員。就在家門口執勤,工資至少1500元,社保有保障,本人很滿意。
春節后,47歲的馬鋼職工董永葆,由于馬鋼合肥鋼鐵公司關停,在鋼軋廠機修車間工作了25年的董永葆“失業”了。不過很快就有工作小組前來征詢他的就業意向,安排他到集團下屬的板材公司上班。
56歲的周漢華,去年底完成了從“武鋼職工”向“快車司機”的角色轉變。現在,他除了跑滴滴快車收入,每月還有車間發放的1000多元生活費,武鋼幫助繳納五險一金到他退休,收入不減。
雖然有很多原因,鋼鐵企業職工轉型困難重重,但大家齊心協力,努力應對新的形勢,經歷迷茫與陣痛,接下來便是希望。河北華洋鋼管,直縫鋼管,熱擴鋼管廠家為您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