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習慣對一切都喜歡程序化,而且用數字使之絕對精確化。
日本人喜歡在過程中對一切細節都精細化,成品絲毫不馬虎。
比如做一個項目,德國人的預案,凡是可以用數字表示的地方全部數字化,執行起來非常苛刻,事后做成什么樣就是什么樣。比如我學德語的時候,老師會把每節課的語法要點背幾個單詞什么的列的明明白白,你學得快他也不會變更計劃,你有事耽擱了他會火大,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還有一個例子,筆者曾經有幸去兩國交流過,筆者感覺是,德國人講究準確,一切程序化,一切按照規矩、規章制度來,而日本人則是事無巨細,在規則上精細化,但一些不那么重要的細節上卻很在意。日本文化其實有一點強迫癥,比較極端,要么不做,一做就玩命干。。德國這些文化其實是傳承自普魯士精神,即守時,嚴謹,服從命令,遵守紀律,集體意識等。現在要注意的是,德國如今的社會風氣也沒有我們印象中那么好了,尤其是中青年,一方面前西德受美國文化影響極重,而合并后西德占主導;另一方面,德國的移民尤其是土耳其人持續增多,嚴格純粹意義上的德國人越來越少,所以社會風氣也被影響了。
深切關注到這一點,所以國人遠赴德國學習管理與工業設備是常有的事。不得不提是那的焊管生產設備,同樣用上面說過的話來說同樣是苛刻的,精密到哪個零件那個位置,哪個部件哪項技術,一點都不含糊,分工作用十分明確,再一次體現出德國人的謹慎。結合這些技術和這份謹慎,我們也可以研發更適合中國不銹鋼管產業的焊管生產設備。
至于日本人,與德國人相比較的話總覺得應該是屬于非常精細精致的類型。
說白了就是非常仔細,認真,非常用心。
如果非要說日本人和德國人哪個民族更加認真嚴謹,這確實很難評判。硬要比較的話,應該說是認真嚴謹方面的不同流派。國人也不一定非要學,這個硬學是學不來的,牽扯到文化,民族,生活背景等等諸多方面。我們國人應該有自己的個性。
本文出處:佛山遠興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