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已成為橫跨多個年齡層的主要通訊工具,在職場中也承擔了越來越大的作用。但還是有不少職場人,在使用微信時,思維還停留在私人聊天時代,進而出現了許多問題,甚至讓“微信=危信”。
1天真以為聊天是兩個人的事
截屏功能對于今天大多數人已經是個爐火純青的技巧。A某人與B某人聊到某爆炸話題,B隨即截屏并發送給C某人,C興奮擴散。
這套流程是如此的普遍和隨處可見,已經在我們的人際關系中造成了無盡的麻煩和后患。在整個過程中,A與B都是欠謹慎的。
A被B泄漏的對話,在C的傳播中等于被廣而告之,可能被腦殘掛到朋友圈,也可能被好事者曬到公眾論壇。
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沒有私密性的時代,所有的文字記錄都要作好被全世界審視的思想準備。
2以為所有人都喜歡用語音溝通
微信的語音功能實在是浪費時間的一大法寶,但由于方便順手,越來越多的懶人愛用。
其實文字已經是*有效率的表達方式。
給定同樣的內容,語音增加不了任何額外信息,反倒是會出現大量的前言不搭后語和口語廢話。那些動輒四五十秒的語音連著幾條過來,非要你停下手里的事和在聽的音樂,從頭到尾聽完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耳朵湊上去要是不夠快,還會變成免提,方圓十里都聽見了。
對了,當中還不能斷,一斷可太好了,從頭再來一遍。本來文字掃一眼0.5秒就明白的事情硬生生拖成五分鐘,要是來回個十幾輪還讓不讓人干別的事情了?
打字的過程本身就是個整理思路,優化表達的過程。
3隨意拉人到微信群
我詢問過許多人,包括我在內,其實特別討厭有些根本不熟的人沒經過允許,也沒有提前告知,就把自己加進某個微信群。
隨意將人拉進群,等于把對方放到一個被人審視的舞臺上,那真是說話不好,不說也不好,讓被拉者非常為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