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景假山與地形地貌相結合
這種方法主要的原理,就是在山頂、山腰或山腳上布置山石,模仿自然山巖裸露之狀。從本質上看,這種方法也是對散置理論的的一種應用方式,也就是土山點石。如果能夠根據地形特點,結合假山工程的實際情況,在一定的設計要求下進行布置,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山勢,從而營造出更好的自然情趣。
由于自然土山存在的時間較長,因此,土山點石應該采用風化程度較深的巖石,比如說龜紋石等。土山山頂大都是渾厚、圓潤的,所以應該選用圓鈍、頑劣之石布置山頂。布置的形式可以是立、臥結合,不過通常是以臥為主。
置石于山腰,可以進一步豐富山腰坡度和輪廓線的變化,營造出一種“山勢嶙峋”,的氣勢,同時也能夠起到護坡擋土的作用,如果在局部造成平臺,還可以利于植樹。如果是在山腳點石,那應該選擇橫臥的方式,這樣才能更好的突出石塊的沉穩坐實、自然大方,儼然坡磯。
2、造景假山與湖水相結合
在園林景觀工程中,如果要營造自然風光,就需要借助山水。山水是自然景觀的基礎,“山因水而潤,水因山而活”,在實際的園林工程建設中,把握好山水的布局,就可以打造出優美的自然景觀。比如說用堅固、耐用的條石作湖泊、水池的駁岸,不僅能夠保證駁岸可以經受大的風吹浪打,也可以起到相當好的美觀作用。而且,如果是在周圍平面線條規整的環境中應用,也可以起到完整統一,使園林空間顯得更有條理、嚴謹,進而產生一種方正之美。比如說,北京頤和園的南湖一帶就使用了花崗石條石作駁岸。
3、 造景假山與園林建筑相結合
山石來陪襯建筑是園林假山工程中較為常用的做法。通過在合適的部位放置少量的山石來裝的建筑,就能夠營造出把整個園林工程筑建在自然的山巖上一樣的效果。通常情況下,所置的山石都是要模擬自然裸露的山巖,以產生一種建筑依巖而建的效果,也就是說,山石在這里所代表的其實就是大山的一隅。一般而言,在設計中都會適當運用局部夸張的手法,盡可能的減少人工的痕跡,而要盡可能的增加自然的氣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