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丙烷儲存的條件為常溫,常壓下。
二氯丙烷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由于蒸汽相對比空氣重,能從低處擴散到各處,遇到火源會著火回燃。如果二氯丙烷與氧化劑接觸猛烈反應,受到高熱分解會產生有毒的氰化物氣體。
二氯丙烷傳輸不宜過快,如果流速過快,會易積聚和產生靜電從而成為點火源而引發燃燒或爆炸。
二氯丙烷的沸點為96.8C。如果飽和蒸氣壓在沸點以上隨溫度變化較大,遇熱會導致容器內壓增大,會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二氯丙烷燃燒產生的有害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氫和光氣。
二氯丙烷可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
防護措施:工程生產過程密閉,加強通風(可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佩戴空氣呼吸器及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和橡膠耐油手套;穿防靜待工作服。
應急處理方法:
1.如果不慎吸入應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應急可輸氧。如呼吸停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2.如果皮膚接觸,應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
3.如果眼睛不慎接觸,應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嚴重者需就醫。
4.如果不慎食入,需飲足量溫水,催吐。嚴重者就醫。
5.如果發生火災,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
滅火劑: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二氯丙烷發生泄漏的應急處理措施:
應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 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