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今日,龍小寶來到了豐都。這里,除了全國人民都知道的無數“鬼城”傳說外,現如今,已經成為了全市有名的“肉牛之鄉”。
    “快看,好多牛。”坐車去往厚池壩村肉牛養殖廠的路上,一群黃牛正往南跑,一會兒排成兩行,一會兒排成一行。該縣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縣存欄肉牛約21萬頭。
    “這么多的牛,該產生出多少牛糞啊,造成多大的污染啊,想想就夠了。”“問得好,馬上就讓你看看我們的絕招。”工作人員把大家伙領到一個山坡上,指著對面幾個大池子說,在那里,牛糞就是“寶貝”。
    “肉牛養殖污染主要集中在100頭及以上規模養殖場,養殖規模越大污染程度也越大。目前我縣每年產生的牛糞有15萬噸左右,要‘消化’掉這些糞污,我們采取了多管齊下的方法。”工作人員說,牛糞產生后,將會用牛糞脫水設備進行干濕分離,干的可以生產有機肥,廢水進入沼氣池,產生出沼氣和沼渣,沼氣可以用來發電,沼渣制造有機肥,用于還田種植。而對于肉牛屠宰加工廠產生的污水,該縣引進設備進行生物凈化,達到灌溉用水標準,用于田間灌溉。
    “就這么簡單?”“就這么簡單,其實,這是針對大型養殖場的。為了實現‘生態涵養、綠色崛起’的發展目標,全縣不再布局大型養殖場,重點鼓勵發展環境更能承載的小型庭院牧場(20—50頭規模),并配套牛糞脫水設備和軟體沼氣池紅泥沼氣袋,所得肥料用于種植雙孢菇、牧草、養殖蚯蚓等方法,將其變廢為寶,循環利用。”
     所以說,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他學會了思考;牛之所以是牛,是因為它只會吃草。一坨牛糞,經過人類的思考后,它就不再只是牛糞。就拿厚池壩村肉牛養殖廠來說,他們年出欄量37500頭,每年用牛糞制造的肥料成品達5萬噸,利用率超過了90%。
  “你只看到我的表面,卻沒有看到我的內心;你可以懷疑我對環境的影響,我會證明我的用處;變廢為寶注定不容易,路上總少不了困難,但那又怎樣,哪怕前路坎坷,我也會創造新的價值。我是牛糞,我為自己代言。”離開的路上,看著一坨牛糞,龍小寶突然想到了這段話。
牛糞脫水設備的生產廠家是山東濟寧弘景環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