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污染是農業面源污染的大來源。據統計,全國有24個省份的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專業戶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占到本地農業面源排放總量的90%以上。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站長王衍亮說,隨著養殖業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較低的短板日益突出,污染排放呈上升趨勢。隨著畜禽養殖總量不斷上升,全國每年產生38億噸畜禽糞便,有效處理率不到50%。
畜禽養殖污染造成土壤環境質量下降。部分地區畜禽養殖量無序增加,廢棄物排放量嚴重超過水體消納能力。此外,畜禽飼料添加劑中的抗生素、激素、銅、鐵等物質,隨著糞肥還田,導致土壤和地下水環境污染、有害物質增加,間接造成農產品質量下降,損害人體健康。有關研究表明,年出欄量10萬頭的養豬場,大污染半徑可達5公里。
解決的辦法是科學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實行種植、養殖結合,對病死畜禽和糞污進行無害化處理。在種養密度較高的地區和新農村集中區因地制宜建設集中處理中心,探索規模養殖糞污的第三方治理與綜合利用機制。
規模養殖糞污的處理經過探索用發酵床翻拋機來處理。它是是一種將有機固體廢棄物翻滾、拋離、混合的工具,以期實現固體堆積物的無害化、資源化以及生物干化處理,從而變廢為寶。應用于有機肥的生產、市政垃圾及污泥的好氧堆肥處理。相比于傳統的處理加工過程,經過發酵床翻拋機的作用,使有機固體與氧氣更充分結合,更加凸顯好氧發酵的多種優點,同時能避免堆垛溫度過高、打結成塊,從而實現了整個處理過程的可操作性、環保性和高效性。
農牧結合、生態養殖被認為是防止養殖污染土壤和水體的一種有效模式。浙江是全國第一個省部共建生態循環農業試點省。浙江省組織開展農牧結合整縣制布局試點,推出生態畜牧業發展模式。目前,全省保留下來的10027家養殖場,全部實現養殖污染污水達標排放,其中85%以上采取了農牧結合、生態消納的治理模式,全省已初步構建起種養場戶小循環、生態園區中循環和生態縣域大循環的生態養殖格局。
發酵床翻拋機有效的解決規模養殖糞污的問題,還為養殖場增加額外的收益。發酵床翻拋機廠家聯系電話:15069735982,QQ:3155767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