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也是有度的,不僅僅要博眼球,無論微電影還是電影,無論VR、AR核心是“內容為王”,新技術帶來多種可能,但是內容為王是一個不變的真理。“光有一個概念,盲目投入做所謂VR影像,對未來電影產業沒有益處。研究VR*基本的技術,還是要滿足人們的審美的習慣,用VR傳播一些知識,不要為了所謂的VR而VR”。
AR/VR行業想要改變的,不止是簡單的視覺傳遞,而是整個電影行業的重新洗牌。下面,就讓AR開發公司云納信息跟大家一起去看看AR/VR融入到影視行業要考慮的幾大因素。
首先,由于裸眼3D技術的成熟,傳統的大熒幕觀影模式將會改寫,電影院的影廳設計將會與現在截然不同——一個影廳將會是一個獨立的世界,在這個事世界中觀影者可隨著劇情自由穿越到古戰場,兇殺案現場甚至靈異場景。
觀影的視角將不會局限在屏幕之上,而是一個360°無死角的觀影場。現階段以熒幕大小來的影院制度將會被“觀影場”模式想取代,電影徹底娛樂化。
其次,由于新的觀影模式的確立,舊的鏡頭語言將會被改寫——原先適應平面二維觀影模式的拍攝手法將會被放棄,導演主觀風格將會被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將是劇情和場景。你能夠想象一部電影沒有導演嗎?是的,這在未來很可能發生,因為文字→鏡頭語言的轉化模式被迅速打破了——新模式下的電影將更立足于觀眾的融入性,這與游戲更為相似,而這又會反推進一步影響電影內容的創作。
第三,寡頭化進一步加劇。由上文可知,不論是AR還是VR,其技術的推動者大多來自于科技業巨頭和相應的產業鏈整合(巨頭的聯合),所以,新一代的影像設備價格昂貴在初期將會是不可避免的。小公司的準入門檻過高極大地妨礙了市場競爭的進行。而影像生產設備的高昂價格將會進一步導致內容生產的準入難度——獨立制作人和獨立院線將很有可能在這一輪慘遭洗牌出局。
據AR增強現實開發公司云納信息了解,不管是AR還是VR,對于影視行業所帶來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前者帶來的是商業院線領域的整個產業鏈革新,而后者則將會深刻影響私人的觀影娛樂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