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種植技術(shù)
白術(shù)為多年生草本,高 30 ~ 60 厘米,花期 9 ~ 10 月,果期 10 ~ 11 月。喜涼爽氣候,怕高溫,較耐寒。高溫對白術(shù)生長不利,易誘發(fā)立枯病,白絹病等病害,造成根莖腐爛而死。白術(shù)怕干旱、也怕水漬,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為宜。忌連作,也不能與花生、白菜、西紅柿、蘿卜、馬鈴茹、茶葉及玄參、生地、白夕、穿心連、附子等輪作。前茬*好為禾本科作物。但新墾荒地也可栽種白術(shù)。
一、栽培方法
1 、選種育苗
( 1 )選種:辯別種子真假,白術(shù)新種子偏紅有絨毛,表面光澤,斷面清晰,中間芽胚有一粉色狀線。
( 2 )育苗浸種,種子先在 25 ~ 30 ℃溫水中浸一晝夜。育苗春秋均可,頭年育苗,次年移栽。春播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中旬,以地溫 12 ℃以上播種為宜。在整平耙細的畦面上橫向開溝條播,行距 15 ~ 20 厘米,播幅 7 ~ 10 厘米,溝深 3 ~ 5 厘米,溝底要平整。將選好處理過的種子再在 50% 的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溶液中浸泡 3 ~ 5 分鐘,預防鐵葉病。將涼干的種子與沙子拌勻撒入溝內(nèi),用腳踩稍實,復蓋草木灰,以不見種子為度,再撤一層過磷酸鈣或餅肥,掩上薄土,可蓋一層于草保溫保濕,以利種子出苗,出苗后逐次揭除。每畝用種量 5~8 公斤,高苗 1 畝可移栽大田 7 畝。若點播,按行距 20 厘米,株距 10 厘米,穴深 3~5 厘米,每穴種子 3 粒, 7 天左右可出苗。
( 3 )苗期管理:苗出齊后中耕除草,做到田間無雜草,土壤不板結(jié)。苗高 7 厘米時按株距 3~5 厘米定苗。幼苗怕漬水又怕干旱,排灌要及時。 2~3 片真葉時第 1 次追肥; 7 月上旬地下根莖膨大期第 2 次追肥,每畝用 糞水 500~800 公斤,生長后期盡早摘去花蕾,以促進根莖生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