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魚,烏鱧俗稱黑魚,它生性兇猛,繁殖力強,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個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魚類,甚至不放過自己的幼魚。黑魚還能在陸地上滑行,遷移到其他水域尋找食物,可以離水生活3天之久。是中國人的“盤中佳肴”。
簡介
烏鱧亦稱黑魚,是一種肉食性兇猛魚類,它與鳡魚一樣,以魚、蝦等為食。但它的捕食方法與鳡魚不同,從不主動追趕獵物。烏鱧常潛伏在水渾濁、水草叢生的淺水地帶,若在水質清澈、水流緩慢或平靜的地方,則多隱蔽在水草下面或靜止的水層中。在捕捉食物時,它從不借助強健的身體快速游泳能力追捕小魚,而是輔以狡猾的手段達到追捕食物的目的。當它發現小魚時,便在附近水草中隱蔽起來,靜靜窺視,等待對方松弛警惕,游動至它的附近時,突然沖向前,以突然襲擊的方式,一舉咬住小魚吞食。
烏鱧:亦稱黑魚,體呈烏黑色,由背至腹顏色逐漸變淺,圓鱗。冬眠時鉆到稀泥里。溫暖的季節,烏鱧在水中活動一段時間后,往往需要將頭部露出水面,藉以輔助呼吸。
烏鱧屬鱸形目,攀鱸亞目,鱧科,鱧屬。俗稱:黑魚、才魚、烏魚、烏棒、蛇頭魚、生魚。
在中國,鱧科魚類有兩屬:鱧屬和月鱧屬。鱧屬內有烏鱧(及黑龍江亞種)、斑鱧、甲鱧、眼鱧、點鱧、鱧、紋鱧等7種;月鱧屬僅有月鱧一種。目前作為養殖對象的是烏鱧和斑鱧。
烏鱧除高原地區外,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及北至黑龍江一帶,尤以湖北、江西、安徽、河南、遼寧等省居多。長江流域以南亦有,但較少見。烏鱧的黑龍江亞種主要分布于黑龍江流域的南部以及烏蘇里江流域和興凱湖、松花江等沼澤地帶。斑鱧則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尤其是廣東、廣西、臺灣、福建、云南等地較常見。
烏鱧肉質細嫩,口味鮮美,且營養價值頗高,因而在國內外市場深受歡迎,是人們喜愛的上乘菜肴。此外,鲺魚還具有去瘀生新、滋補調養、健脾利水的醫療功效。病后、產后以及手術后食用,有生肌補血、加速愈合傷口的作用,也可治療水腫、濕痹、腳氣、痔瘡、疥癬等癥。
烏鱧對外界環境要求不嚴格,生活適應能力較強,即使在溶氧不足的水域中仍能生存。烏鱧在養殖上要求不高,生長迅速,運輸方便,近年來隨著國內養殖業的發展和國外貿易的需要,烏魚漸成為特種
養殖品種一族,烏魚的養殖技術已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
|